2024-03-09 22:16 作者:李先生
猕猴桃质地柔软,酸甜可口,维生素C含量丰富,居水果之首(每100克水果含200毫克,几乎是同重量柑橘的100倍,番茄的30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维生素C片)。它被誉为全世界的水果之王。最近有种植猕猴桃的网友问我们:猕猴桃为什么不能用膨大剂?使用猕猴桃膨大剂有什么坏处?猕猴桃常用的膨大剂有哪些?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供网友参考。
猕猴桃使用膨大剂的缺点
1.会出现果梗变硬·变粗·扭曲,导致猕猴桃在套袋后·成熟前大量脱落;
2.导致畸形果增多,果心出现空洞,果籽发育严重,果实开裂,果肉松弛无法贮藏,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贮藏流通环节;
3.化学激素拉伸果实细胞壁,降低果实的干重·糖分和维生素形成,严重影响猕猴桃的口感,果实严重木栓化,品质差。
猕猴桃常用的膨大剂:氯吡脲
毒死蜱(别名KT30或CPPU)是一种苯甲酰脲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不是抗生素。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能影响植物芽的发育,加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膨大和分化,防止落果落花,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早熟,延缓作物后期叶片衰老,增加产量。5-10mg/L氯芬脲能明显增加猕猴桃细胞数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组织分化,促进果实肥大。
氯芬脲的作用机制是非系统性的。葡萄·苹果和猕猴桃树的代谢实验表明,活性成分在植物中没有明显的转运。氯芬脲在这三种植物中的代谢途径相似。在该途径中,苯基的3-或4-位可能首先被羟基化,然后产生的酚羟基会与糖基结合。可以认为,氯芬脲代谢过程中的残留物是母体化合物,即氯芬脲本身。
氯芬脲在大鼠(与人体相似)体内的代谢途径与植物相似。主要是将苯环羟基化生成苯酚(即羟氯吡胺),然后迅速形成硫酸酯缀合物,通过尿液排出。羟氯脲通过粪便排泄。一般来说,代谢反应主要发生在苯环的一侧,很少发生在氯吡啶环上。它与抗生素和致癌物有本质区别,不会产生负面积累,影响人体健康。
从权威学术报告可以看出,只要严格控制用量(我国猕猴桃中溴虫腈最大残留量为0.005 g/kg),就是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根据国家规定,使用适量的膨胀剂是非常安全的。用膨大剂膨大的猕猴桃完全可以食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