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5:54 作者:李先生
蚧虫是百香果生长期出现的一类害虫,种类繁多,在我国分布广泛,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百香果的经济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百香果蚧虫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让我们看一看。
有害症状:
介壳虫经常聚集在百香果的叶子·树枝和果实上。大多数种类的介壳虫都有翅膀,能飞。雌虫和幼虫一旦羽化,终生以树枝·树叶或果实为食。
介壳虫的成虫和若虫将针状口器插入百香果的叶片和枝条中吸收汁液,其排泄物会诱发煤污病,表现为黑色的霉层覆盖在枝叶和果实表面,阻碍光合作用,影响正常生长。轻度损害导致百香果树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叶片和果实早期脱落,严重损害导致部分枝条枯萎,树势下降,甚至全株死亡。
发生规律:
介壳虫因种类不同,大小也不一样。大多数都很小,繁殖很快。它们一年繁殖2-7代,为害期从3月到11月不等。在介壳虫的若虫阶段,蜡壳还没有形成或正在形成,所以容易杀死。老若虫形成蜡壳后,需要大量的工作和药物,所以杀介壳虫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在卵孵化期间,在迁飞前喷药杀死。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冬季清园:从冬季落叶的时间到第二年发芽前的时间,建议使用2-5度石硫合剂对花园进行细致周到的喷洒;
2.选用优质嫁接苗,虫源少。此外,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3.主蔓和粗枝可涂植物油,或用800倍绿保防治介壳虫;
4.加强百香果修剪技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对受损严重的枝条进行修剪,对受损枝叶和果实进行集中销毁,减少虫卵数量;
5.防治:在若虫期或卵孵化期防治,每隔7-10天连续施药2-3次。推荐药物:氯氰菊酯·啶虫脒·噻嗪酮·吡虫啉·螺虫乙酯等。(不建议使用有机磷农药);
6.生物防治: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有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和蚜小蜂·跳小蜂等寄生性天敌。选择对这些天敌毒性低的药物,尽量在田间防治,少用喷雾。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关于百香果蚧虫危害症状的信息,以及如何防治百香果蚧虫。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可以关注:微信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关注后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