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百香果斜纹夜蛾?

2024-03-06 15:35 作者:李先生  

斜纹夜蛾又名斜纹夜蛾·夜贼·乌头,斜纹夜蛾对百香果有什么危害?斜纹夜蛾长什么样?有图吗?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和生长习性是怎样的?如何防治斜纹夜蛾?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斜纹夜蛾?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供网友参考。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在百香果斜纹夜蛾危害症状,也被称为莲纹蛾·莲纹夜蛾子·乌头虫和夜蛾子,是一种非常混合的食物,危害许多蔬菜和作物,如山药。危害99科290多种植物。中国所有省份和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密集,黄河·淮河流域可遭受间歇性灾害。

斜纹夜蛾初孵幼虫成簇,2龄后逐渐以叶肉为食,4龄后进入暴食期,5-6龄幼虫占总食量的90%。幼虫啃食叶·花·芽·果,叶片变成孔洞或刻痕,只留下上表皮,呈透明状,或全叶啃食,只留下主脉,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虫孔。

百香果斜纹夜蛾形态特征斜纹夜蛾成虫前翅灰褐色,内外横线波状,白色条纹,环纹不明显,肾纹前部白色,后部黑色。环纹和肾纹之间有三条白线,形成明显较宽的斜纹,从翼根到外缘有一条白色条纹。尾翼是白色的,外缘是深棕色。半球形,直径约0.5毫米;初孵黄白色,孵化前紫黑色,表面有纵横的脊状突起,数十至数百个完整的卵块,表面覆有黄白色鳞毛。老熟幼虫体长38 ~ 51毫米,夏秋两季种群密度高时,体瘦,暗褐色或深褐色;春季量少时,体胖,黄绿色或灰绿色。蛹长18-20毫米,椭圆形,红褐色至深褐色。腹部有一对发达的臀棘。在中国从北到南一年发生4 ~ 9代。蛹在土壤中的蛹室内越冬,少数老熟幼虫在土缝·枯叶和杂草中越冬。南方冬天没有休眠期。发育最适温度为28 ~ 30,不耐低温。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熬不过冬天。各地发生期的迹象表明,这种昆虫有远距离迁飞的可能性。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大多数卵产在叶子的背面。幼虫共6龄,假死。4岁以后,它们进入暴食期。猖獗时,可大面积吃光寄主植物叶片,并迁移到其他地方为害。天敌有小茧蜂·宽腿蜂·寄生蝇·步行虫·多角体病毒·鸟类等。

斜纹夜蛾是一种黑褐色的蛾,体型中等(体长14 ~ 20毫米,翅展35 ~ 40毫米)。它的前翅有复杂的斑纹,斑纹最大的特点是两条波浪线之间有三条明显的白色条纹斜向延伸,故名斜纹夜蛾。一般幼虫6龄,老熟幼虫体长近50毫米,头部深褐色,体色多变。一般为深褐色,有的为土黄色·棕绿色至深褐色,背线为橙色,次背线内侧各节有近半月形或三角形黑点。

斜纹夜蛾成虫体长约14 ~ 20mm,翅展开35 ~ 46mm,深褐色,胸背部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花纹多,内外横线白色,呈波浪状,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宽条纹,故称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卵扁平半球形,初产黄色和白色,后转为深灰色,块状粘在一起,表面覆盖黄褐色绒毛。

斜纹夜蛾幼虫体长33~50毫米,头部深褐色,胸部多变,从土黄色到深绿色不等。体表有零星白斑,冬季有一对近似三角形的半月形黑点。

斜纹夜蛾蛹长15~20毫米,圆柱形,红褐色,尾部有一对短刺。

201908/12/054243praaa3uwd00xbd66.jpg" title="百香果斜纹夜蛾如何防治?" alt="百香果斜纹夜蛾如何防治?"> 百香果斜纹夜蛾发生规律

  斜纹夜蛾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安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其世界性分布,中国除青海·新疆未明外,各省(自治区)都有发现。

  斜纹夜蛾一年发生4代(华北)~9代(广东),一般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田基边杂草中越冬,广州地区无真正越冬现象。在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该虫冬季易被冻死,越冬问题尚未定论,推测当地虫源可能从南方迁飞过去。长江流域多在7~8月大发生,黄河流域则多在8~9月大发生。成虫夜出活动,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和趋化性,对糖醋酒等发酵物尤为敏感。卵多产于叶背的叶脉分叉处,以茂密·浓绿的作物产卵较多,堆产,卵块常覆有鳞毛而易被发现。初孵幼虫具有群集危害习性,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老龄幼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白天多潜伏在土缝处,傍晚爬出取食,遇惊就会落地蜷缩作假死状。当食料不足或不当时,幼虫可成群迁移至附近田块危害,故又有“行军虫”的俗称。斜纹夜蛾发育适温为29~30度,一般高温年份和季节有利其发育·繁殖,低温则易引致虫蛹大量死亡。该虫食性虽杂,但食料情况,包括不同的寄主,甚至同一寄主不同发育阶段或器官,以及食料的丰缺,对其生育繁殖都有明显的影响。间种·复种指数高或过度密植的田块有利其发生。天敌有寄生幼虫的小茧蜂和多角体病毒等。

  各虫态的发育适温度为28度~30度,但在高温下(33~40度),生活也基本正常。抗寒力很弱。在冬季0度左右的长时间低温下,基本上不能生存。斜纹夜蛾在长江流域各地,危害盛发期在7~9月,也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

 

 百香果斜纹夜蛾防治方法

  1·清除残株及杂草以减少本虫之隐蔽场所。

  2·如发现?块时,宜及时摘除及销毁。

  3·生物防治:可喷施微生物制剂,亦可放天敌,己知基征草蛉可有效捕杀斜纹夜蛾幼虫。

  4·斜纹夜蛾最佳防治期是卵盛孵期至2龄幼虫始盛期。药剂可用10%除尽(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或0.8%方除(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15%安打悬浮剂4000倍液,或5%美除(虱螨脲)乳油800倍液,或2.5%菜喜(多杀毒素)悬浮剂12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抑太保(氟啶脲)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防效均可达90%以上。为了延缓该虫的抗药性,应注意不同农药交替使用,少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采用低容量喷雾,除了植株上要均匀着药以外,植株根际附近地面要同时喷透,以防漏治滚落地面的幼虫。

  5·利用性费洛蒙监测及诱杀雄虫,以降低田间族群密度及利于掌控用药时机。侦测田间密度多寡,可提供·作为最佳防治时期的参考依据。根据调查显示,当性费洛蒙诱捕虫数达高峰时,田间即能在1~2天内出现产?高峰,经2~4天会有初孵化的幼虫发生,此时应用药剂防治,可达相当高的防治效果。成虫期,利用性费洛蒙来诱杀雄虫,降低田间族群密度。每公顷设2~3个诱杀器,每月更新一次诱引剂。悬挂位置建议在作物生长点上方50~60公分高处。

  我们提醒斜纹夜蛾幼虫昼伏夜出,尽量以傍晚或清晨喷药。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斜纹夜蛾对百香果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类别的种植技术相关的文章,欢迎大家认真学习了解。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百香果炭疽病的治疗 百香果炭疽病用什么药? 下一篇:百香果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植物 百香果多久开花结果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