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17:16 作者:李先生
杨梅褐斑病又称杨梅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杨梅褐斑病有哪些危害?杨梅的成因是什么?杨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供网友参考。
一·杨梅褐斑病的症状和危害
杨梅褐斑病发病后,叶面先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 ~ 8mm。
中期病害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斑点,后期斑点中央长出小黑点,为病原菌子囊菌。当叶片上有很多病斑时,病叶就会干枯脱落。危害严重时,叶子会全部脱落,只剩下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二·杨梅褐斑病的传播途径及原因
1.褐斑病的病原菌随病在病树的病叶或地面的叶片中越冬。4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子囊孢子释放,经风雨传播,通过叶片的气孔或伤口侵入。经过3-4个月的潜伏期,病斑在10月下旬迅速蔓延,病情加重,叶片脱落。11月-12月是落叶高峰期。一般褐斑一年一次,不会再感染。
2.降雨量与褐斑病有很大关系。降雨量少,发病率低,而发病率高。
3.由于果园土壤贫瘠,缺少有机质,树势衰弱,容易生病。
4.由于果园排水不畅,果园内湿度大,容易引起褐斑。
三。杨梅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果园增施优质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做好雨季排水工作。
2.果树要合理修剪,剪去枯枝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杨梅园湿度,减少发病。
3.发病高峰期过后,及时清除落叶,集中深埋或焚烧,减少越冬菌源。
4.杨梅越冬前喷施坡梅3-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可喷施400-600倍的80%波尔多WP或12200倍的波尔多WP,550倍的78%波尔锰锌WP,1000倍的80%锰锌多菌灵WP,700倍的81%夹层WP。
后熟期和收获后喷杨梅嫩枝一次;比如重病园在三个关键期各保护一次,最严重的园在春梢后熟期保护两次,其他关键期保护一次,然后在8-9月再喷一次。
如果你有更好的预防方法,请在下面留言告诉我们。我们感谢你的支持。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