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1-14 17:53 作者:李先生
这是小麦赤霉病,主要阴天多雨造成此病的发生。
二、小麦霜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小麦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一般休眠5~6个月后发芽,产生游动孢子,在有水或湿度大时,萌芽后从幼芽侵入,成为系统性侵染。小麦苗期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最易感病期为露白至至叶期。小麦播种后,雨水多、气温偏低,有利于该病发生。如麦田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生霜霉病。如小麦播种后灌水不当,造成田间长期积水,也有利于霜霉病发病。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
卵孢子发芽适温19~20℃,孢子囊萌发适温16~23℃,游动孢子发芽侵入适宜水温为18~23℃。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