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1-14 16:57 作者:李先生
水稻立枯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有尖孢镰刀菌、丝核菌和蠕孢菌等。病菌普遍存在于土壤、粪肥、种子和植物病残体上,在遇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或寒流时,病菌侵入幼苗发病。在旱育秧条件下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主要是由秧田管理中,通风炼苗不彻底,秧苗生长幼嫩,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或遇久阴乍晴和大风天气,在生长繁茂幼嫩处发病。
原因是低温、湿度高、光照差。
病菌存在土壤、粪料中,遇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易产生。
水稻立枯病主要是低温,阴雨天容易发生。
由于土壤带菌消毒不彻底。气候失常(低温、阴雨、光照不足、遇寒流侵袭)1叶1心至3叶之间,平均温度在13摄氏度以下病菌容易侵入。苗期管理不当(播种过早、播种过密、覆土过厚)。防治药剂选择不当。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原因。
主要发病症状早期发病表现苗锥变黄,根部变黄、变褐。发病由单株扩展成片,叶鞘茎部变褐、腐烂。根部可见白色的霉层。后期表现叶片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