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史】
棉铃虫发生的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在为害重的黄河流域棉区和部分长江流域棉区一年发生4代。以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为例各代发生时间及为害情况如下:
※以滞育蛹越冬,至4月中、下旬始见成虫
※代
幼虫害盛期5月中、下旬,主要为害小麦、豌豆,越冬豆科绿肥:苜蓿、苕子,城镇郊区的早番茄等。5月下旬末大量入土化蛹。
成虫始见于6月上旬末至6月中旬初,盛发于6月中、下旬。
※第二代
幼虫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主要危害棉花,其它寄主尚有番茄、苜蓿等。
成虫始见于7月上旬末至中旬,盛发于7月中、下旬。
※第三代
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玉米、豆类、花生、番茄等。
成虫始见于8月上旬、中旬,发生期延续的时间长。
※第四代
第4代幼虫危害的作物比第三代为害的更多,还有高粱、再生苘麻、向日葵、和越冬的苜蓿等豆科绿肥。
黄河流域主要以第四代滞育蛹越冬。
【气候的影响】
※温度
适于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5~28℃,当5月平均气温20℃以上时,适于成虫产卵活动。
5月上中旬有寒流侵袭,可使代发生量少,第二代发生时间晚。
8~10月间低温来临早,秋季种群数量和越冬基数小,
※雨量影响土壤中蛹的存活率和田间卵量。
土壤处于浸水状态能造成蛹大量死亡,蛹期降水超过100毫米的,下代发生量低。
暴雨和大雨的冲刷作用可使当时田间卵量显著下降,但雨后成虫仍能继续产卵使虫口密度回升。
【天敌的影响】
棉铃虫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各个生育阶段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
※主要寄生天敌
寄生卵的赤眼蜂,
寄生低龄幼虫的齿唇姬蜂
寄生大龄幼虫的甘蓝夜蛾拟瘦姬蜂和寄生蝇
※主要捕食天敌
姬猎蝽类、花蝽类,瓢虫类,蜘蛛类、草蛉类、胡蜂类。
棉铃虫2~4代自然消亡90%以上, 幼虫期主要是由于天敌的寄生和捕食(卵期主要受大风和骤雨影响)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1代棉铃虫的寄生率较高,常年小麦田内的寄生率为15 ~20%。
捕食性天敌中除胡蜂类外,一般捕食低龄幼虫,棉铃虫2、3、4代一龄幼虫消亡总数中捕食性天敌吃掉的占51%,61%,54%。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