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叶枯病的症状:
马铃薯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会侵染茎、藤,且多为生长中后期叶片衰老所致。感染的叶片在叶缘或叶尖附近开始形成绿褐色坏死斑,然后逐渐发展为大块坏死斑,从近圆形到V形灰褐色到红褐色,轮纹不明显。病斑外缘常变绿变黄,然后病叶坏死、焦枯。有时,在病斑上可以产生一些暗褐色的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茎感染病害,形成无定形的灰褐色坏死斑,后期可在发病部位产生褐色小颗粒。
马铃薯叶枯病3360的发生规律
该病菌在有菌核或菌丝的土壤中随病组织越冬,也在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地面病菌被雨水溅回叶片或茎、藤上造成初侵染,发病后在发病部位产生菌核或分生孢子。借助雨水传播,多次进行重复感染,导致疾病传播。高湿度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土壤贫瘠、管理粗放、种植过密、植物生长弱是导致病害的主要原因。
马铃薯叶枯病3360的防治方法
1.选择肥沃的地块种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掌握适宜的种植密度。
2.加强肥水管理,适当施用磷钾肥,及时浇水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3.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集中销毁。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60g/L嘧菌酯百菌清悬浮剂2000-3000倍液;50%腐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60%铜锌乙基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溶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溶液;6.75%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溶液;30%肟菌酯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溶液;30%异菌脲锌乳剂900-1200倍;64%铜氢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70%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视情况每7-10天喷一次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