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4:39 作者:李先生
利用秋冬闲置土地发展葱种植,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职工收入。这是江苏省东辛农场近两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规模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两年,大豆、玉米、棉花等秋收后的空茬地里都种上了葱。通过科学管理,加大技术投入和地膜栽培,实现了优质高产。平均每667m2葱球产量4050kg,创造产值1600多元,纯效益700元左右,是当地农作物最高的产量效益。现将其地膜高产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一是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安排留茬。
应选择日本产的高桩黄皮葱品种,如福永6号、东电1号、中加高黄等。这些品种强壮、抗病、高产、不易提前抽薹。
秋季选择大豆茬种植葱。这种茬土壤肥力充足,透气性好,葱长势旺盛,产量高,单产可达6000公斤以上。其次,玉米、棉花茬也可以种植,但植株长势差,产量低。
二、掌握适宜的播期,培育适龄苗。
秋葱的播期选择很重要。播种过早,入冬前幼苗长势过壮,易过春化,翌年春季提早抽薹;但播种过晚,导致幼苗冬前弱,冬季易受冻害,春季返青晚,茎叶生长不足,严重影响鳞茎膨大。当地适宜的播种期应为9月13日至15日。
种植葱前,认真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磷酸二铵15kg,尿素10kg。然后做一个宽1.5m的床,床面要压实,防止渗漏。播种时,拌入细沙,来回撒2 ~ 3遍,保证播种均匀。每667m2播种量2 ~ 2.5 kg,可大田种植0.8 ~ 1 hm2。播种后覆盖0.5cm厚的营养土,在畦面覆盖芦苇或玉米秸秆遮荫保湿,有利于出苗。小水渗灌后,避免大水漫灌。一般7天左右就能出苗。70%出苗后,应及时除去地膜,喷洒200倍敌百虫溶液。3-5天后再喷25%多菌灵400倍液,可有效预防苗木病害。2叶期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每667m2追施5kg尿素。为促进幼苗健康,可在2叶期和定植前10 ~ 15天喷施叶面肥一次,每次667m2,用磷酸二氢钾0.15kg,高产肥10mL,885助剂15mL。栽植前一周控水、炼苗、促根,有利于栽植成活。
适龄苗标准:苗龄50 ~ 55天,苗3叶1心,株高20 ~ 25厘米,假茎粗0.6 ~ 0.8厘米,叶片深绿色,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第三,推广地膜栽培,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试验表明,地膜栽培能增强葱的越冬抗寒能力,有效降低幼苗冻害程度,对春季促绿促早有良好效果。同时,地膜覆盖的应用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大大增加了葱产量。据调查,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栽培的葱每667m2产量增加30%左右。
覆膜前的精细整地。首先清除前茬作物的秸秆和杂草,然后进行深松、旋耕、刮压畦面等一系列机械作业,力争使畦面破碎平整,土块直径小于2cm,然后用
1.水分管理种植后立即灌水缓苗水,然后适当控水促新根。(2)及时浇防冻水,确保苗木安全越冬。(3)及时浇灌绿水,促进幼苗返青和早期生长。在鳞茎膨大前,控水“蹲”苗1周。当叶片深绿色,蜡质增多,叶肉增厚时,“蹲”完,开始灌水。鳞茎膨大后,勤灌水,促进鳞茎生长,一般7 ~ 10天一次,直到采收前一周,停止灌水,促进鳞茎成熟,便于贮藏。
2.施肥施好绿肥:3月初葱开始变绿时,每667用10kg尿素,最好在下雨前。重施鳞茎膨大肥:4月15日-20日及时施足膨大肥,每667m2用磷酸二铵15kg,尿素10kg,以点施为最佳。喷施叶面肥:在鳞茎膨大的中前期,结合防病,喷施叶面肥可防止植株早衰。具体方法是:4月下旬和5月上旬,每667m2分别用磷酸二氢钾(或丰产灵)0.15kg和885助剂15mL喷15kg水。
3.病虫害防治葱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锈病,以预防为主,结合喷施叶面肥,每667m2使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和15%三唑酮1000倍液1-2次。另外,场地高且不平,排水不畅。土壤板结时,应注意防治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防治。葱害虫主要有葱蓟马和斑潜蝇,可通过吡虫啉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五、及时收获,正确储存。
6月上中旬,葱叶片变绿变黄,假茎变软倒伏,鳞茎皮变干时,及时在晴天采收。收割时,将整株葱拔起,在田间晾晒3 ~ 4天。注意只干燥茎和叶,不要干燥球。待茎叶干燥后,除去叶子保留根和假茎,装入袋中(有条件的话,用铁丝挂在室内)。储存时注意通风,防晒,防雨,防霉,销售时根据客户要求重新分级,装袋。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