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蔬菜品种,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现在麦收后,菜农们该种秋葱了。这里介绍一下秋葱高产栽培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优种
在我国中南部秋葱主产区,常选用产量好、抗病性强、味辣的隆尧鸡腿葱、高脚白等优良品种。
二、茬口安排和地块选择
避免大葱连作。人们说,‘辣到辣,你一定是瞎了眼,葱韭菜蒜不相见’。所以在轮作的安排上,大葱不能和大蒜、韭菜、葱等伞形科蔬菜保持连作。但可以套种白菜、茄子、冬瓜、西瓜、大白菜。种植大葱宜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地。从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的大葱,味道辛辣,香味浓郁,产量高。
三、整地施肥
足底肥:每亩施腐熟优质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将上述肥料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然后翻20-30厘米深,用犁挖沟,沟深30厘米。
四、定植
在中南部平原,秋葱的适宜种植时间为7月上旬。生产中常采用移栽。先在出苗前2 ~ 3天给苗床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干湿,不易发芽,不沾土。处理幼苗,种植幼苗。栽苗时,深度应高出地面7 ~ 10厘米,不埋心叶。因为葱苗大小不一,下部要保持整齐一致。高产田一般种植13000 ~ 16000株。原则是:良田宜疏,薄田宜密;多肥宜稀,少肥宜密。为了方便培土,应采用加大行距、减小株距的方法。即行距要70cm左右,株距要5 ~ 8cm。
五、定植后管理
1.缓苗期管理。大葱苗种下后,老根很快腐烂,4 ~ 5天后,新根发芽,新根长出,新叶开始生长。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主要是促进根系的发生和发展,一是防涝,二是松土。如果雨后田里的沟里有水,往往会导致葱叶变黄,根系腐烂,幼苗死亡。所以雨后要及时排水耕翻。
2.高峰期管理。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根系吸收功能进入旺盛期,对水、肥的需求增加。从立秋到白露期间,浇水的原则是‘轻浇,早晚浇’,结合‘叶面肥’追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促进叶片快速发育。白露后天气凉爽,昼夜温差增大,大葱进入葱白形成期,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白露至秋分,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尿素最好,每亩20kg左右为宜,加硫酸钾15kg。浇水的原则是‘勤浇水,重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大葱的生长需要。初霜后,天气越来越冷,叶片的生长越来越慢,叶片的蒸腾作用在减少。因此,应逐渐减少浇水,在收获前7-8天停止浇水,以提高大葱的耐贮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