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15:38 作者:李先生
一、芹菜斑病又称早疫病。该病在各地均有发生,是保护区芹菜的重要病害。斑点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柄上。叶片患病时,开始出现水染黄绿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斑点,大小4至10毫米,灰棕色,边缘稍暗不明显,略凸起。湿度高时,病斑上出现灰色霉层。严重者病斑连片,叶片干枯。叶柄纺锤形或条纹状,灰褐色,略凹陷。湿度大时出现灰霉层,严重时叶柄折断。
1.致病菌。蜜蜂尾孢,一种属于半翅目亚科的真菌。主要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也可潜伏在种子中越冬。病原菌喜高温高湿,分生孢子随水滴萌发,产生芽管侵染。温室栽培的芹菜,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容易生病。另外,植物生长弱也容易发病。
2.防控技能。实行2年以上轮作,夏季遮荫育苗,合理密植,早除病株,早收获。选择无病种子,用48温水浸泡30分钟。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通风,控制空气湿度。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50%苯乙内酰脲可湿性粉剂1300 ~ 15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 ~ 500倍,77%科德可湿性粉剂500倍,或80%盛达可湿性粉剂800倍。用10%百菌清200-250克进行烟雾控制。喷洒5%百菌清粉剂,每667平方米1000至1100克。
二、芹菜疫病芹菜疫病又叫晚疫病,俗称“火龙”。它随处可见,尤其是在保护区。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也危害茎。叶部病害有两种:严重病斑和小病斑。早期症状相似,开始出现浅褐色油斑,逐渐扩大然后中间部分褐色坏死。后期症状很容易区分。大斑症状:病斑大小为3 ~ 10mm,多为散在,呈暗红褐色,边缘明显,中间呈褐色,少数散在小黑点;小斑点很少超过3mm,恒定斑点连片,斑点边缘明显且呈黄褐色,中部为黄白色至灰白色,边缘聚集有许多小黑点,斑点外缘常有一个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有病,有褐色斑点,纺锤形凹陷,散在小颗粒。
1.致病菌。这是芹菜,属于半菌类。病原菌的菌丝体潜伏在种皮中或在病残体和植株上越冬。适当的时候,分生孢子会通过气流、灌溉水、农具和田间耕作产生和传播。分生孢子随水滴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从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表皮。发病后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传播感染。该病潜伏期只有8天左右。该病菌喜冷高湿条件,20至25,相对湿度,叶片露,病害严重。芹菜长势弱,抗病能力低。
2.防控技能。实行2年轮作,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叶片结露时间。用了2年的种子,因为有病菌,只能存活1年。消毒新种子,在48温水中浸泡3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施足基肥,见苗追肥,勤施轻施,持续供应速效氮肥和适量磷钾肥,施适量硼肥。种植后,用少量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苗期可喷施0.2% ~ 0.5%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幼苗生长。一旦发病,立即除去病叶并喷洒。药剂可以是5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的50%苯海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的64%抗病毒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