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18:12 作者:李先生
番茄灰霉病是春季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在苗期和成长期,可危害叶、茎、花和果实。苗期的侵染大多始于已经受伤的叶片(包括机械伤、冻伤等。)或者死了。病害灰褐色,腐烂,表面密被灰色霉菌层。在成虫期,病害大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呈“V”形发展到叶片内。是水样的坏死斑,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迅速发展成不规则形状,表面有明暗相间的环状花纹和灰色霉菌。在开花结果期,病菌从破碎的花萼或花托侵入,逐渐发展到果实上,使果实的花梗出现水渍、灰白色、柔软,并产生灰霉层。果实膨大时,病菌沿残留柱头或从肚脐处侵染,起初是一个凹陷的小点,逐渐以水的形式发展、扩大、腐烂,生出灰霉层,导致病果脱落。老叶去除后留下的叶柄伤口也容易感染灰霉病。
我市一年四季,该病通常始于3月初。由于我市今年春季气温较低,番茄长势较差,在这个阶段,气温升高,棚内植物生长量增加,阴雨天气较多,湿度较大。我市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病严重,已形成高峰期。要求广大种植户做好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工作。
1.加强田间管理:要科学管理肥水,肥水灌溉控制大水量,尽量增加早晚适当开放时间,降低棚内湿度;加强通风,采取变温管理,进行生态调控。晴天早晨当棚温升至30时,再打开棚通风,使棚内湿度小于85%;上午至中午保持棚温25 ~ 28,下午保持20~ 25;当棚温降至20时,应关闭风口,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温室温度保持在15至18;阴天深呼吸一下。创造不利于番茄灰霉病菌孢子产孢和萌发,但有利于番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积累的条件。
2.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摘除病果、叶、枝时,用剪刀轻轻剪去患处,装入塑料袋,集中销毁或深埋。减少震动,禁止乱扔垃圾,避免人为传播。
3.喷(浸)花进行控制。每穗开花时,将50%咯菌腈(会友)加入防落剂或2,4-D喷浸花药中4000倍,全穗喷施。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非常好。4.发病初期用药。雨天可使用粉尘或烟剂,每亩可使用400克的10%促霉烟剂进行烟雾控制。晴天可用:(1)40%嘧霉胺1000倍(施乐);(2)50%异菌脲(海因)1500倍;(3)喷洒50%咯菌腈(会友)4000倍,每隔7天防治3-4次。由于灰葡萄孢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应交替使用农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