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越冬栽培过程中,番茄开花结果期前半段温度相对较低,温室内湿度相对较大,番茄花粉不易自然授粉。因此,可以在晴天中午敲花或放养熊蜂进行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目前,农民仍使用生长激素3354进行处理,以促进和保证座果,但必须严格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选用防落素处理】
不提倡使用2,4-D,2,4-D本来就是除草剂,药性强,容易药害。国外多次报道,对人有害,国际上早就禁止了。用防滴剂比较安全,化学名叫对氯苯氧乙酸,也叫“番茄精”。使用喷花技术不仅省工省时,还能促进座果。
【防落素使用浓度】
孔雀石的施用浓度一般为14-16mg/L,浓度过低效果不显著,浓度过高容易出现畸形果和空心果。浓度也应该随着外部温度而变化。一般来说,高温时取低浓度限值,低温时取高浓度限值。涂抹前蘸花:蘸一些正常的花。如果蘸花的子房在4到5天内开始膨大,说明浓度合适,可以用这个浓度进行一般涂抹。前期膨胀说明浓度过大,后期膨胀说明浓度过小。
【喷花适宜期及喷花部位】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防掉的元素。使用方面,有的说要尽量降低防掉元素的浓度。这是好的,但同时又说防脱落元素的喷洒部分要全株喷洒。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是一种误导使用防坠元素的方式。
喷花期用小喷雾器喷花,一朵花穗有2 ~ 3朵花时喷花。不要在一朵花苞即将开放的时候进行花式喷雾,这样会影响后面花朵的开花结果,同时也容易造成药害。喷花时,不要把抗孔雀石的溶液喷在植物的嫩叶和生长点(脑瓜)上,否则也会发生药害。
喷花时,喷在花的背面,即花柄和花萼处,不要喷在花瓣上。这是因为番茄脱落的根本原因是花萼与花柄连接处的脱落酸浓度增加。当脱落酸达到一定浓度时,花柄和花萼分离,即落花落果。根本原因是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失衡。这样,只要抑制花萼与花柄连接处脱落酸的增加,就能促进番茄座果。在花萼和花柄连接处喷施抗脱落酸能有效抑制脱落酸的形成,促进生长素的形成。一般喷一朵花穗,就能结两个以上的果。
喷花的温度主要根据天气和棚内温度而定,喷花效果应在20-25。因此,在秋季9-10月或初夏5-6月高温期间,一般适宜在下午5:00后喷施;秋春3-4月为上午9:00-10:00或下午:00-4:00。冬季低温期宜选择上午103,336,000 ~下午23,336,000的阴天或晴天,或温室温度在15左右时进行喷花。但是冬天和早春的雨天不要喷,因为喷了防马拉硫磷后,防马拉硫磷溶液在雨天不容易干,残留的溶液会传到生长点而引起药害。
喷防滴剂的间隔天数在喷花的间隔期,春秋两季,湿度大的时候,间隔期一般为3 ~ 4天,早春气温低的时候,每隔5 ~ 6天,一般可以看到上部喷的花正在萎蔫,果实开始膨大定型的时候,再喷一次,这样就可以不重复喷花了
为提高经济效益,番茄幼果期应及时采摘无价值或价值低的残次果(病果、畸形果、裂果、小果)。有些番茄品种,如国外的FA-189、FA-516、豪威斯特、北影、FA-1420,国内的浙杂、欧秀系列,用防脱剂处理后,有时每穗果实过多,应采取适当的疏果措施。正常生长状态的植株,一般留2-3穗,以后留3-4穗,再留5穗。单穗不要结太多的果实,双穗也要结,特别是每穗要大小一致。一穗结3-4个小果时,后面的花或小果一定要及时采摘。简而言之,收获的果实应该都是优质的商品果实,大小一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