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7 22:50 作者:李先生
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随着栽培面积和种植年限的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旧病害逐渐加重,新病害层出不穷,多种病害往往同时交替发生,危害更加猖獗,防治难度越来越大。针对上述特点,提出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防治措施,供种植者参考。
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发生特点
1.1土传疾病广泛而严重。
温室一旦建成,连作是必然的,每年换土也不现实,容易导致土壤中细菌的堆积。如枯萎病、菌核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已成为许多温室的主要病害,并有蔓延的趋势。
1.2低温高湿病害发生严重。
温室内小气候的可调节范围有限。温室良好的肥水管理和湿度,客观上会促进灰霉病、晚疫病等许多喜低温高湿病害的发生,成为秋冬茬温室番茄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据多年生产调查,病害严重的日光温室产量损失达30% ~ 40%,有些严重地块高达70%左右。
1.3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日益严重。
长期以来重视真菌性疾病的防治,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逐渐加重。如细菌性疮痂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和软腐病等。都呈加重趋势;病毒也从主要危害叶片转变为危害果实。
1.4新的疾病不断出现。
特殊的栽培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导致了一些新病害的出现,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的新制约因素。例如,粉黑穗病、癣等。使预防和治疗更加困难。
1.5生理障碍复杂且有害。
温室中温度和湿度的可调范围是有限的。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导致温室内湿度大、地温低、通风不良,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和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不平衡,表现出多种生理病害,加重生物病害的发生。如低温症、生理性早衰、脂肪损伤、气体损伤等。
2预防措施
2.1农业控制
2.1.1选择抗病品种。如抗病毒双抗2号、中薯4号、冯强、早魁等。荷兰引进的抗根结线虫的新品种如GC779、W733等。
2.1.2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实行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番茄的生理需要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适时叶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2.1.3改善养殖设施。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覆膜、膜下灌溉、在棚内修建蓄水池、实施滴灌,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降低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1.4合理间作和轮作。连作会造成养分失衡和缺乏,引起细菌积累,加重许多疾病的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进行调整,减少病害的发生,如番茄田混栽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和枯萎病;番茄与菊花同穴种植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大葱和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
2.1.5清洁农村。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挖土壤,减少室内初侵染源;除去有病的花、水果
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抗病品种;对于病毒性疾病,可以通过生长点培养培育无毒苗,可以使用病毒疫苗。如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弱毒疫苗N14分1 ~ 2片番茄叶片的幼苗时,用土洗净的幼苗在100倍疫苗N14的溶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分苗移栽,即可产生免疫力。也可以使用生物杀虫剂。如木霉菌0.5kg混细土50kg混匀后,以22.5kg/hm2的剂量撒在病株茎基部,可有效控制病害。喷施2 500 ~ 3 000倍的72%农用链霉素或植物霉素可溶性粉或灌根可防治青枯病。
2.3生态控制
根据不同大棚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尽量保持空气湿度低,避免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一般控制在白天20 ~ 25,晚上13 ~ 15。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采用低温管理。合理通风,及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用50 ~ 55的温水浸种10 ~ 15 min,可有效防治多种种种传病害。春秋作物间的夏季休闲高温期,翻地晒棚,土壤消毒。方法是每平方米铺4cm左右厚的秸秆,加0.1kg石灰氮,翻20cm深。然后,在垄上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覆盖,密封10 ~ 15d。之后,表面温度可升至50 ~ 60。消毒和杀线虫效果显著。
2.4化学控制
在熟悉疾病种类和农药性质的前提下,对症下药;适当用药,讲究施药方法,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防治的缺点,生产无公害蔬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