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优良品种。
旱地番茄宜选用抗旱、高产、抗病性强、品质好、适应当地生长和市场需求的中晚熟品种,如郭峰将军、中杂9号、中薯4号、佳粉10号、中烟958、上海合作908、918等。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和浸泡,以加速发芽。将选好的种子用30左右的清水浸泡15 ~ 30分钟,再放入55 ~ 60的热水中浸泡15分钟;或将清水浸泡过的种子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0分钟,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洗净。然后将灭菌后的种子用湿布包裹,放入28 ~ 30的环境条件下发芽,待种子变白后逐渐冷却至25。
3.培育壮苗。
每亩生产田需要0.5平方米的苗床。苗床一般12平米,苗床一般50平米。番茄苗期长,床土的准备必须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一般苗床可以用50%的田间土壤和50%的腐熟马粪。每立方米床土添加腐熟捣碎的粪或鸡粪15-2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优质钾肥1公斤。然后,将所有成分捣碎过筛,混合均匀制成床土,铺在苗床上,厚度为5厘米。为了给床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上可用70%多菌灵粉剂5 g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5 g,加细干土1 kg,混匀制成药土。播种前用2/3药土打基础,播种后用1/3药土盖种子。
4月上旬在温室或日光畦内育苗,播种前3 ~ 5天对畦土进行充分浇水和地膜覆盖,待畦土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播种时,先撒2/3的药土,然后以1cm1cm左右的种距播种,再撒1/3的药土覆盖,再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在保持苗床土壤温度在1520的条件下,出苗时间一般为35天。出苗后,可剥离塑料薄膜,并可提供充足的光照。温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晚上保持在15左右,床土温度保持在15 ~ 20左右。播种后20天左右,长到2 ~ 3片叶时,就是花芽分化期。为了促进早开花,减少开花节,应提供低温(15 ~ 18)和短日照条件。种植前7天停止浇水,增强幼苗抗旱能力。
苗龄40 ~ 50天;壮苗高度约15 ~ 20cm茎粗0.5 ~ 0.8厘米,节间短;7 ~ 9片叶,深绿色,厚;花已经发芽了;发达的根系;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整地和施肥
番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适宜保水保肥的中性酸性土壤,每亩施腐熟环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饼肥2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挖地30厘米深,然后做一个大垄,垄距120厘米,垄高20厘米,垄宽80厘米。地膜覆盖一般在雨后或种植前10-15天土壤水分充足时进行,“雨不相等,土不相等”。
5.种植技术
一般会在5月底6月初进行种植,按照大垄双行的方式种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35厘米,种植密度每亩3000株左右。
6.种植后管理
追肥和中耕
下蹲后,当果穗和果实长到直径3cm左右时,开始追施复合肥10k g/亩;第2 ~ 3穗开始膨大,复合肥30k g/亩;第4 ~ 5穗开始膨大,复合肥20k g/亩。或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人粪1500公斤,两周后追施尿素15公斤。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注意排水防涝。
括号ty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溃疡病、病毒病等。防治早疫病和晚疫病,可喷施64%抗病毒矾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2.2%霜霉威800倍液。防治叶霉病,初期可喷施7%叶霉净粉剂,每亩用量1kg,或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为预防病毒病,可在种植前后喷施83增强剂100倍液和20%吗啉胍400倍液。
番茄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蚜虫和美洲斑潜蝇。为了控制棉铃虫,可以使用黑光灯来诱捕成虫或性引诱剂,或者喷洒苏云金杆菌来控制昆虫。棉铃虫幼龄时喷洒5000倍的2.5%功夫EC即可防治。蚜虫防治:可悬挂银灰色塑料薄膜驱赶蚜虫,可使用黄板诱杀,也可使用蚜虫裂解雾进行化学防治。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可采用绿彩宝1000倍喷雾。
8.适时收获
适时采收的标准是果实充分膨大,果皮由绿色转为黄色或红色。选择在没有露水的时候收割。
旱地种植西红柿,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