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突发性病害,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危害较大。温室栽培主要危害晚秋或秋冬季节的番茄栽培。
(1)症状:苗期虽有感染,但不表现症状。直到番茄座果前期,病株上、下、中叶相继萎蔫,一般中午明显,傍晚后恢复正常。如果发病后土壤干燥,气温高,过几天就会死亡。患病的植物在短时间内枯萎死亡。死的时候植株保持绿色,只有叶子的颜色稍微变淡,所以叫青枯病。病根,特别是一些小侧根,变成褐色,腐烂消失。当切开靠近表面的基部时,可以看到维管束变成褐色。用手指挤压会使导管分泌出浑浊的粘液。
(2)病原菌及发病情况: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菌侵染维管束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病原体在土壤中的患病残体上越冬,或者作为腐生生物直接生活在土壤中。一般能存活14个月左右,通过雨水、灌溉、农具、耕作操作传播。病原菌从根或茎基部伤口侵入植株,在维管束内繁殖,沿导管流向上蔓延,破坏或堵塞导管,使番茄缺水萎蔫。高温高湿易诱发青枯病。此外,苗弱、连作多年、栽培时伤根、低洼积水,或控水过度、干湿不均等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3)防治措施:选择抗青枯病的品种。培育壮苗或嫁接苗。野生番茄CH-Z-26可作为嫁接用砧木。夏秋季采用遮阳育苗。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双枯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4000倍、50% DT可湿性粉剂400倍或25%硝酸铜铵水溶液500倍灌根,每株0.3-0.5升,每8-10天灌一次,连续灌2-2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