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19:32 作者:李先生
小麦粘虫是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生的一种病害,他不但对于小麦而且对于其他作物的危害都很大,那小麦粘虫有什么样的发生规律吗?小麦粘虫应该怎么防治?下面就让耕种帮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小麦粘虫发生规律
越冬分界线为北纬33度,通常2~3月一代粘虫由华南地区向江南及沿江麦区迁移,迁入江南北部盛期为3月中下旬,一代成虫降落后,白天躲藏在作物和杂草丛中,傍晚飞出取食、交配、产卵危害。成虫昼伏夜出,多在小麦中下部枯黄叶尖、叶鞘内产卵;成虫对糖醋和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幼虫多在夜晚活动,喜食禾本科作物和杂草,食量逐龄增加,5~6龄为暴食阶段,有受惊假死和潜入土中的习性,不耐高温和低湿,气温19~23℃,相对湿度50%~80%适宜,温暖高湿、禾本科植物丰富利于发生;干旱连阴雨天气不利其发生。迁入虫源基数直接影响发生程度,沿江、河、湖泊及低洼田发生重。
二、小麦粘虫田间诊断
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以夜间取食为主,低龄幼虫通常栖息在麦株的心叶及中下部茎叶丛中等隐蔽处啃食叶肉,3龄后向上部叶片和麦穗转移,沿叶缘蚕食咬成缺刻;1~2龄幼虫主要啃食叶肉,在叶部形成半透明的小斑点,食量小;3~4龄后从叶缘蚕食,咬成缺刻;5~6龄时大量蚕食叶体,仅留下粗叶脉,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成光秆,还可咬断麦穗,造成小麦严重减产。一块田麦株叶片被吃光后,会群集向外迁移到相邻田块危害。
三、小麦粘虫防治技术
1.成虫诱杀 成虫迁入期田间设置稻草把、糖醋液或性诱剂,诱杀成虫;成虫盛发期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成虫产卵数量。
2.幼虫防治 防治适期掌握在低龄幼虫(3龄前)盛期;防治指标是麦田每亩有虫6000头;防治药剂,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或25%除虫脲可湿粉20克,或2.5%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毫升,或48%乐斯本乳油50毫升等,对水50公斤手动喷雾或对水20公斤机动弥雾。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介绍的小麦粘虫的防治方法,小麦粘虫对于小麦危害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