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06:23 作者:李先生
在浇好种植缓苗水的基础上,当植株长到4片真叶,根系即将迅速膨大时,要沿沟浇上水,引导根系继续膨大。然后进入适当控水阶段。之后一般待根瓜膨大后再浇水,主要是加强土壤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向更深处发展。结果后,严冬季节就要来了。虽然植物生长结果仍在进行,但耗水量相对减少,浇水不当容易降低温度,诱发病害。天气正常的时候,一般要七天左右才能浇水。天气越来越冷后,浇水的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到10-12天。浇水必须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进行。一是水温和地温更接近,对根系刺激较小;二是有时间通过通风除湿来恢复地温。
浇水间隔和浇水量不能严格按照上面规定的天数来进行,还需要根据需要和黄瓜植株的外观、果实膨大增重以及某些器官的表现来判断。幼苗深绿色,叶片暗淡,龙头舒展,是水肥的恰当表现;卷须呈弧形下垂,叶柄与主茎夹角大于45度。中午叶子下垂,是水分不足的表现。晴天及时给它们浇水。浇水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天气预报,保证浇水后能遇到几个晴天。浇水遇到连阴天都很被动。
春季黄瓜进入旺盛结果期,需水量明显增加。这时候浇水不能局限在膜下的沟里,要一个一个来。浇水间隔会因管理的温度而明显不同。如果按照常规温度管理(白天25-28,不超过32,晚上18-16),一般需要4-5天才能浇水。如果管理温度高,可根据情况每2-3天浇一次水。只有根据管理温度,在满足必要的肥料供应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高产。嫁接苗的根系很深,不能像黄瓜自根苗一样轻浇。每隔一定时间要适当增加浇水,浇透,保证深根的水分供应。
空气湿度调节的原则是嫁接到缓苗期时要高一些,相对湿度要达到90%左右。挂果前一般控制在八成左右,保证茎叶正常生长,尽早搭好高产架子。冬季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以适应气温低、日照少的条件,预防低温高湿下的各种疾病。春季回暖后要逐渐增加湿度,出菇期要达到90%左右。此时应逐渐去掉覆盖地面的原有地膜,行间浇明水。需要注意的是,高温一定伴随着高湿度,否则高温是有害的,不利于黄瓜的正常生长和结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