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03:37 作者:李先生
随着外界温度和通风的降低,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期即将到来。通过调查,近年来菜农普遍反映黄瓜霜霉病防治难度很大。
菜农朋友能清楚分辨霜霉病的症状,能对症下药,但为什么治不好?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病情了解不多。要想很好地控制某种疾病的发生,首先要从控制病情入手。
温度和空气湿度是影响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其中空气湿度是重要的发生条件。这里要阐述的观点是:防治霜霉病,首先要做好生态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技术包括:
a、以降低生产棚环境中的湿度为中心措施。
尽可能利用膜下供水,防止淹水,晴天勤供水。阴雨天严禁供水。
第二,加强通风,控制温湿度。
上午8 ~ 13时,棚内温度由10 ~ 13迅速升高到25 ~ 30,当温度超过33时,相对湿度逐渐下降到75%左右。下午13:00-18:00,开大缝隙放出空气,降温除湿,保持棚内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下,不适宜霜霉病发生。18 ~ 0时,棚内相对湿度逐渐上升到80%,温度逐渐下降到15 ~ 20,病菌缓慢发生。午夜0时至第二天早上8时,棚内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但由于气温降至10 ~ 13,此时不适宜病原菌侵染。早上让风吹15分钟降低空气湿度高,下午关棚前也让风吹15分钟,此时温度保持在20左右。
第三,高温窝棚。
晴天将温室密封严密,使黄瓜生长点温度迅速上升到45,并保持该温度2小时。然后,多释放空气降温,加强管理。或者在棚内第二次焖后,每隔4天再焖一次,再焖10 ~ 15天,也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但一定要注意,高温焖棚时一定要尽量保持土壤水分,第二天焖棚效果会好。第二天要给大棚浇水,要经常测温,一分钟观察一次。
第四,营养防控。
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结果后,基叶可以减少营养消耗。在盛果期,摘去24 ~ 25片叶子以控制营养生长。生长中后期,长势较弱,营养不足,植株体内氮、糖含量降低,易诱发霜霉病;叶面喷施氮糖溶液可以补充营养。氮糖溶液的配比为:白糖1份,尿素0.5份,水100份,每5天喷一次,连续喷5次;如已发生霜霉病,可在氮糖营养液中加入58%斯威农克或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进行喷施。下午3 ~ 4点喷施,叶面背面喷施有效。
可用于防治的农药有:南农舒福、安可、烯酰吗啉、灭克、氟铃脲、吉快净、金磊多菌灵、阿米西。另外,在防治霜霉病的同时,要注意细菌性角斑病的同时发生。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