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13:24 作者:李先生
霜霉病是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单靠化学防治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物防治、理化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
1.为改善田间小气候,采用膜下沟灌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选择透光率高,无滴漏效果好的塑料薄膜。种植时要合理密植。结果后要及时去除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减少病源。
2.生态防治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适宜条件为:,16-22,相对湿度85%以上,植株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因此,防治措施为:控温,早晨尽快将温室温度升至32-35,提高光合作用。前半夜温度控制在16以下,后半夜温度控制在13。当外界温度达到13时,可以通宵通风。湿度控制: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温度的前提下,尽量进行通风,使夜间结露时间不超过2小时,通风以风力为主。浇水应在晴朗的早晨进行。浇水后,立即关闭棚子,将温度提高到32。1小时后,通风散湿。当温度降至25时,关闭风口,升温。这个过程重复2-3次,可以有效减少夜间叶片上形成水膜的面积。
3.这种方法在高温灭菌棚内局部病害严重,但瓜苗健壮时使用。早上水烧开后,密封大棚,黄瓜生长点温度迅速升高到43-45,保持2小时。那么,多点通风,加强管理,就可以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
4.提高黄瓜植株的抗病性,生长期长,需要大量的肥料,尤其是基肥。每300平方米温室需要腐熟和高有机肥5平方米以上。因此,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浇水时要随水施适量速效肥,并适当添加磷钾肥。结合喷施,每桶水加葡萄糖100克和甘丰收、喷宝等叶面肥,可明显提高抗病性。
5.补充二氧化碳。由于温室是封闭的,温室内的CO2无法满足黄瓜的正常需求。及时补充CO2是增强黄瓜抗病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方法是:每个大棚放6-8个离地面1m高的塑料桶,每天早上在桶里放1/3桶稀硫酸(133603)。在桶中放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铵(晴天苗期每平方米碳氨5.7-7.8g,结果期13.3-16.3g),早晨大棚温度18以上时投放为宜。注意,长期施用可以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在疾病的早期应用可以达到疗效。
6.化学防治应以烟剂、粉剂为主,喷雾为辅,几种农药交替使用。常用的烟剂有百菌清、速可灵、白素烟剂、七百清粉等。用克康灵、圣丰杀菌剂600倍液、普生600-800倍液喷洒,每天交替施用,喷洒3-4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