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01:44 作者:李先生
5月份,许多地区的温室大棚黄瓜叶片上经常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影响产量。虽然交替使用了多种农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黄瓜病害往往是综合发生的,用一类药防治不会有效果。目前有箱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圆叶枯病、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边枯病、叶斑病、褐斑病、细菌性圆叶斑病。
上述疾病的致病机理和致病细菌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箱霉、炭疽病、圆叶枯病、叶斑病、褐斑病为真菌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圆斑病、细菌性边枯病为细菌性病害。上述病害发生所需的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空气湿度高,黄瓜生长期温度适宜。所以在温室、大棚里,在通风较少的情况下,很容易混合合成。由于症状大多相同,难以区分,大多用于真菌性疾病的防治,导致细菌性疾病泛滥,进而促进真菌性疾病的严重发生。
综合控制方法
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2.种子处理将种子保存在无病地区、无病田地或无病植物中,以防止种子携带细菌。在加速发芽之前,种子应进行消毒,以消除载体病菌。常见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将种子在55的温汤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冷水浸泡种子,以加速发芽。化学药剂浸种:用1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30分钟,然后冲洗,催芽;或者用200PPM浓度的植物霉素浸泡种子1小时,然后取出,清洗,催芽;或将种子浸泡在50%代森铵500倍溶液中1小时,然后取出,洗净,催芽。
3.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
4.土壤处理使用无病害的田间土壤育苗,或者用化学药品消毒苗床土壤。一般用50%多菌灵或50%炭疽福美双,每平方米8克,混在表层土壤中。也可以用夏季温室的方法,将土壤温度提高到45-50以上,杀灭病菌。
5.栽培管理在栽培中,尽量采用半高垄栽培,铺设地膜,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在保护区内,上午要关闭棚舍,使温度升高到30-34,下午要加强通风,使棚内湿度降低到75%以下,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及时清理农村,清除病株和残体,掩埋或焚烧。每20天喷施1/10000的硕丰481溶液,可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危害。
6.在疾病防治初期,可使用68.75%杜邦怡宝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或72%克露600倍液;或755-苯达正干悬浮剂的600倍溶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500-7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700倍;或500倍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炭疽福美双400倍溶液,上述药物之一,每6-7天一次,连续4-5次。上述药剂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真菌疾病的药剂。下列药剂用于防治细菌性疾病:农用链霉素20010-6溶液;或150-20010-6的新植霉素溶液;或DT杀菌剂500倍;或者500倍的抗菌剂“401”;或70% DTM的600倍溶液;或70%甲、铝、铜250倍,每隔5-6天连续喷洒3-4次。在温室、大棚内,当病害全面发生时,应选择1-2种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交替喷施1-2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使各种病害得到控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