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麦茬玉米苗枯病发生与防治

2024-01-16 05:17 作者:李先生  

麦茬后直播的夏玉米苗期恰逢当地雨季,容易造成玉米苗枯病的危害。近年来,危害逐渐加重,特别是2003年降雨频繁、强度大,夏玉米苗枯病在我区普遍发生,发病较为严重,轻则减产20% ~ 30%,重则减产50%左右,甚至绝收。下面介绍夏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菌可在种子萌发阶段侵入,先在种子根部和根尖变褐,然后膨大,导致根发育不良或根毛减少,次生根少或无,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变褐,茎节间形成坏死斑,导致茎被水浸泡,易折断,叶鞘也变褐撕裂。夏季,玉米从出苗到三叶期开始出现症状,首先引起玉米幼苗的基1 ~ 2叶变黄,叶尖和叶缘干枯,然后基叶逐渐向上部发展,导致心叶卷曲,植株外围叶严重干燥,心朱莉娅枯萎,植株死亡。

2.病原菌和病原体引起苗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串珠镰孢菌。种子可携带细菌,存在于种皮、胚、胚乳等部位;可与病残体一起越冬,引起初发感染;该病菌具有较强的腐生能力,在没有陌生主人的情况下,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

2.1品种和种子质量。不同品种对苗枯病的感病程度不同,轻病株率在5%以下,重病株率高达30%。品种无抗病性是其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种植一些小而枯萎的种子或芽势弱、出苗能力差的品种,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种子载体是苗枯病发生早、形成中心病株的主要原因。

2.2土壤和耕作管理措施。低洼地、土质差、粘土地、盐碱地容易发病,播得太深也容易发病。积土的田地,苗期会形成芽涝,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导致苗枯。小麦和玉米是我省的主要轮作方式。近年来,小麦根部病害发生严重,导致串珠镰孢菌、禾谷镰孢菌、立枯丝核菌等病原菌的积累,也加重了苗枯病的发生。

2.3气候条件。影响玉米苗枯病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玉米苗枯病一般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长期干旱,玉米播种至生根期间突然下中到大雨,造成土壤板结,造成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容易感染此病。比如2003年前期少雨干旱,但6-9月频繁强降雨,导致很多地块发病。

此外,土壤肥料带菌和除草剂施用也是导致苗枯的主要原因之一。

3.防治措施玉米苗枯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重点选择抗病品种,同时做好种子处理,合理施肥,加强栽培管理。

3.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优质抗病品种,选择籽粒大而饱满、发芽势强的玉米种子。根据近几年的鉴定和调查,叶丹2号、登海3号和豫玉22号生产上抗性较好,卢丹50号、农大108和叶丹4号抗性较差。

3.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翻晒1 ~ 2天。用600倍的40%克霉灵溶液或500倍的70%甲基硫菌灵溶液浸种40分钟,晾干后播种。也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g,加水100 ml,拌种5 kg。

3.3合理施肥,加强管理。有必要多施磷肥,培育壮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冬玉米杂交良种中单9409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秋栽甜玉米田间管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