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00:52 作者:李先生
玉米粒缺乏有多种形式。一、从穗基部到穗顶整行无粒,穗形向缺粒侧弯曲。二是整穗结粒少,散在穗上;第三耳顶部的纹路小,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籽粒缺素的主要形式。
1.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与品种、土壤、营养肥料、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严重程度等密切相关。
1.1品种由于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同,当外界不良环境条件超过品种的适应能力时,就容易出现秃顶和缺粒现象。比如2002年在聊城种植的于丹24,因为高温干旱天气,再加上种植密度大,秃尖缺粒的发生比较严重,导致玉米大量减产,而廖宇18基本没有秃尖缺粒。
1.2沙土特点是含盐量高,地势低洼易涝,耕层浅,蓄水保肥能力差,土壤贫瘠,秃尖缺粒。
1.3营养和肥料施用时,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特别是土壤中磷肥和硼肥不足;或者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供水不足,特别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的水肥不足,影响了工厂内有机物的生产和运转,导致玉米吐丝后期,田间花粉减少,花粉和花丝寿命缩短,玉米秃尖缺粒。
1.4气候型玉米生育中期遭受持续干旱,有利于多次卷叶,或开花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影响玉米雌雄穗发育(这是2002年聊城许多玉米品种出现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或者玉米粉散落时连续下雨,影响正常开花授粉(这是2003年聊城地区大部分玉米品种秃秃缺粒的主要原因);或者天气无风,授粉不良,都会造成秃顶,缺粮。
1.5粗放的栽培管理,或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田间通风采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质合成减少,影响玉米雌雄穗发育,导致秃尖,缺粒。
1.6病虫害发生程度玉米各种叶斑病、苗枯病、纹枯病、茎腐病的发生,均可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玉米长势不佳,特别是抽雄期玉米蚜虫大量发生,导致玉米不能正常开花授粉,造成玉米秃尖、籽粒缺粒。
2.预防措施
2.1种植优良品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选择和种植抗病、抗虫、适应性强的品种。聊城可以选择廖宇18、郑丹958、农大108等品种进行种植。
2.2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建议使用酵素菌制成的堆肥,深耕栽培技术,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强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2.3合理施肥水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合理配合氮、磷、钾的施用,特别要防止田间缺磷肥和硼肥;在供水方面,要防旱涝。拔节后,玉米的生殖器官生长旺盛。供水要及时适量,促进男女耳发育。
2.4加强栽培管理。一是要求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栽培方法确定密度
2.5.1防治玉米苗枯病、纹枯病和茎腐病,用30%苗菌迪可湿性粉剂,占播种量的0.3%,或用12%三唑醇EC和12.5%烯唑醇EC拌种,占播种量的0.02%;田间发现病株后,可喷洒30%苗俊迪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鲁衡2号与天达2116混合稀释1000倍液700-800倍液,对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5.2各种叶斑病的防治。玉米生育中后期,玉米叶斑病发生时,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5.3玉米香菜的防治:玉米心叶末3%克百威颗粒剂3kg:或玉米蚜虫可喷40%氧化乐果EC 1000倍、50%久效磷EC 8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