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21:47 作者:李先生
玉米大斑病
危害症状:玉米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还危害叶鞘和苞片。这种疾病从植物的下部叶子开始向上蔓延。病斑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有的较大,或数个斑点连成不规则的大枯斑,严重者叶片焦枯。在阴雨潮湿的天气,病斑上可密集形成灰黑色的霉层。此外,抗病品种上还有一种病斑,沿叶脉延伸,呈褐色坏死条纹状,周围有黄色或浅棕绿色的环,不产孢子或很少产孢子。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和抗叶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作物轮作和残茬轮作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挖土壤,深挖病残株,消除菌源;用作燃料的玉米秸秆可在开春后尽早处理,也可处理玉米螟;病残要充分腐熟做堆肥,玉米田不施秸秆肥。
3.改进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能力。夏季玉米早播可降低发病率;小麦、花生、红薯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注意洼地的田间排水。
4.喷洒控制。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到70%以上,病叶率达到20%时,开始喷药。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地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喷洒40%柯文粉乳油800倍。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每隔7-10天喷一次,共防治2-3次。常用药物:多菌灵、二苯达嗪、代森锰锌、柯文粉。
玉米蚜虫
危害症状:玉米蚜虫在玉米苗期群集于心叶,通过刺吸造成危害。随着植物的生长,它专注于新叶。孕穗期多集中在旗叶和叶鞘,一边吸玉米汁,一边分泌大量蜜露,覆盖在叶面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容易引起霉菌寄生,受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降低。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农业控制
(1)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
(2)拔除中心芽植物的雄穗,以减少昆虫数量;
2.化学防治
敷颗粒。用40%乐果50毫升,加水0.5公斤,拌沙土15公斤,每亩植株撒1克。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6-10克,水60-75公斤进行喷洒,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毫升,水50-75公斤。亩产药液75公斤。
常用药物:乐果、氧乐果、抗蚜威、10%大公敌可湿性粉剂。
玉米螟
危害症状:玉米螟被幼虫危害。年轻的昆虫吃年轻的叶子形成穿孔的马赛克。3龄后,幼虫啃食茎干,损害花蕾、雄穗和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和水分传递受阻,长势衰弱,茎易折断,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损害棉花的嫩茎,导致上半部分死亡,吃棉铃导致掉铃、腐烂和花瓣僵硬。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农业控制
在越冬幼虫化蛹和春季羽化前处理越冬寄主秸秆。
2.化学防治
(1)在春季玉米的心叶末期,当花叶株率为10%时,应进行一般处理。心脏中期花叶病率超过20%,或100株玉米累计30粒以上,需再次预防。
(2)夏玉米心叶末期的防治。当耳虫成耳率为10%或耳丝内有50条虫时,应立即控制。
(3)粮田每千苗有5粒以上时,要进行防治。
该药物可制成颗粒剂、50%对硫磷乳油500毫升、水适量、25公斤过筛(25-60目)的煤渣或砂粒。在心脏叶阶段结束时
常用药剂:对硫磷、杀虫双、溴氰菊酯、苏云金杆菌4000IU/微升悬液、苏云金杆菌8000IU/微升悬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