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9:32 作者:李先生
1.防治地下玉米害虫,包括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
(1)喷洒药液。防治采用2.5%溴氰菊酯EC 2000倍液(安全间隔2天)、20%氰戊菊酯EC 2000 ~ 3000倍液(安全间隔5天)、50%辛硫磷EC 1000倍液、90%结晶敌百虫EC 1000倍液或40%毒死蜱EC 1000倍液。
2)撒毒土、毒沙。用0.5公斤50%辛硫磷乳油加适量水,喷混125-175公斤细土,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混2000份细砂,撒在作物心田。
(3)毒饵诱杀。将0.5公斤90%结晶敌百虫和3-4公斤水喷洒在50公斤粉碎并有香味的棉籽饼或麦麸上;或撒上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棉籽饼5公斤(或切碎的鲜草)。晚上在幼苗根际附近撒毒饵或毒草,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每亩15-20公斤。(4)灌根药剂:当虫龄较大时,每亩灌根80%敌敌畏或50%辛硫磷200毫升和水400公斤,或施于植物茎干上防治(安全间隔5-7天)。
第二,玉米螟
防治玉米螟要抓住关键期,即玉米大喇叭口期。此时可使用25%功夫(1: 10)、1.5%辛硫磷(1: 15),或每亩使用白僵菌50克、Bt乳剂15克。以上农药可制成毒砂或颗粒剂,每株1-2克,撒入大喇叭口。彻底防治玉米螟的方法是在每年4月底前彻底清除去年积存的玉米秸秆,消灭越冬虫源。
第三,粘虫
粘虫主要危害玉米。小麦收获后,粘虫转移到玉米上。如果此时防治不及时,粘虫会吃光所有的玉米叶子。因此,防治粘虫应在6月底7月初小麦收获前进行。
1.每亩喷洒90%结晶敌百虫100克水,30公斤水。
2.用30公斤水喷洒100毫升20%马頔乳油(混合物)。
3.用30公斤水喷洒20毫升2.5%功夫乳油。
4.20%甲氧氯普胺乳油2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
四,玉米红蜘蛛
受害叶片变黄变白死亡,影响玉米籽粒灌浆进程,导致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毫升,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毫升作防治剂。此外,73%炔螨特乳油每亩可使用30-50毫升,在玉米生长期至少可控制2-3次。每隔10-15天,每次喷洒药液30-60公斤。施药时,行走速度不宜太快,喷头向上,以杀死多在叶背上的山楂叶螨。
五、玉米蚜虫
这种昆虫可以在大喇叭口期到收获期危害玉米。蚜虫世代交替,四代聚集在心叶、叶鞘、叶管中部、穗和裹叶吸植物的汗液,使患部青绿,心叶扭曲,穗严重拔不出,籽粒变细,产量降低。这种昆虫分泌的粘液会在上部功能叶和其他部位产生煤污斑,影响光照和功能。防治玉米蚜虫,应使用氧化乐果、磺胺甲恶唑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5g,喷水30kg。
六、玉米元素缺乏症的诊断。
缺氮:首先发生在老叶,三叶期叶鞘呈紫色,成株期植株矮、细、黄;防治:叶面喷施,用2%尿素溶液喷两次。
缺磷:苗期,从下部叶片开始,茎叶深绿色带紫红色,幼叶不舒展,根系发育不良。防治:叶面喷施0.2% ~ 0.5%磷酸二氢钾溶液。
缺钾:从下部老叶到上部老叶,叶尖的叶子变绿变黄。防治:雨后及时排水,添加草木灰。
缺硫:首先发生在新叶,呈淡绿色或黄绿色,新叶比老叶重,叶片变薄。防治:施用含硫肥料,如硫酸钾。
缺铁
缺锰:幼叶黄绿色条纹;叶子弯曲下垂,根细长洁白。严重缺锰时,叶片上会出现深褐色斑点。防治:叶面喷施锰肥。
缺硼:新叶狭长,幼叶难以展开。防治:在叶片上开沟、追肥或喷施0.1-0.2%硼酸溶液两次。
缺锌:苗期新叶叶脉失绿,中上部叶脉间出现黄色条纹;中后期,老叶边缘与主脉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带状区域。防治:叶面喷施0.2%硫酸锌溶液2 ~ 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