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怎样预防玉米黄殃

2024-01-15 19:06 作者:李先生  

1.玉米生理黄苗

1.玉米品种特性引起的黄苗。主要症状是下部叶片尖而黄,但根系发育正常。一般玉米长到5片叶子后就恢复正常了。

2.涝渍和湿害造成的黄苗。主要症状是下部叶片变黄,茎变红,根部变黑腐烂。这主要是由于根部水分过多导致根部周围的氧气减少,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阻,根部周围的嗜空气细菌活跃,产生影响矿物质吸收的有害物质,从而使叶片变黄。所以要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渍水后及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或喷施叶面肥,帮助玉米尽快恢复生长。

二是不合理施肥造成的黄苗

施肥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缺钾、缺氮、缺锌,导致玉米黄苗,尤其是大块黄化地块。部分地区施用“一脱壳”施肥也会使玉米前期生长旺盛,养分消耗过多导致后期养分不足,生长缓慢,叶色变黄。另外,施肥时,种子与肥料的距离过小,容易造成烧根、黄苗。

在玉米的肥水管理上,要科学管理肥水,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一般要求施足基肥,轻拔节肥,重穗肥,补粒肥。干旱时及时浇水,可以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促进其早期生长和稳定。

3.除草剂残留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黄苗

除草剂(如甲磺隆苯磺隆等。)在上季作物小麦的年份之后施用,如果遇到干燥天气和土壤缺水,很可能导致玉米幼苗变黄。年后给麦田浇水3 ~ 4次,可减少玉米黄苗的发生。除草剂应在年前使用,甲磺隆苯磺隆除草剂如年后使用应避免使用。玉米出苗后使用除草剂时,如果喷洒在幼苗上,接触到农药的部位会变黄而死亡。

4.病虫害造成的黄苗

1.幼苗枯萎病。玉米苗疫病是玉米的一种常见病害。玉米出苗或刚出苗时,种子的根和根尖变褐,进而延伸至一节或侵染下胚轴,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或根毛减少,次生根少或无,根变褐,茎被水浸泡腐烂,易折断,叶鞘变褐撕裂。叶片变黄,叶缘焦枯,心叶易卷曲,严重时出现死苗,形成带少量次生根的弱苗。受害幼苗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一般第一、二叶叶尖在2 ~ 3叶期开始变黄,逐渐发展到叶中部,严重的心叶逐渐枯萎凋零。

防治方法:使用玉米种衣剂不仅能防治苗枯病、茎腐病、糙缩病和黑穗病,还能促进苗的完整、苗壮、苗的整齐和苗的旺长,同时还能防治各种地下害虫。苗期发现苗枯时,应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液或95%多菌灵3000倍液浇水,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两次。

2.全包疾病。玉米全蚀病是一种土传玉米病害。苗期的典型症状是根部出现栗褐色椭圆形斑点,皮层坏死腐烂。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出现症状。开始时,叶尖和叶缘变黄,逐渐延伸到叶基和中脉,后叶自下而上变成黄褐色。严重时茎软,根褐烂,须根、根毛明显减少,易折断倒伏。7、8月份土壤水分高,根系容易腐烂,病株过早衰老,影响作物生长

防治方法:适时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期。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去除底部2-3片叶子,降低田间相对湿度,提高抗病能力。化学防治:在心叶末端至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天防治一次,连续2 ~ 3次。

4.玉米螟:若虫或雌成虫集中取食玉米植株的根、茎基部和下部叶鞘。受灾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生长缓慢,基叶干枯,严重时植株枯萎。当植物被拔出时,根部可以看到许多小黑点。严重时,根部会肿胀、呈褐色或黑色,甚至腐烂。

防治方法:用75%辛硫磷或10%吡虫啉等内吸性杀虫剂1000倍溶液灌根,加入800倍液液宝或200倍液磷酸二氢钾,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植株生长。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穗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