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0:50 作者:李先生
授粉后,玉米开始进入籽粒灌浆成熟的生长后期。在此期间,加强田间“六项”管理对加速籽粒灌浆、促进早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1.砍掉“空梗”。人们常常把没有雌穗,秋天才绿或瞎的玉米植株,统称为空秆。一般年份,这种空秆对产量影响很大。这些空秆植物严重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物争水争肥,应尽早彻底切断。
2.除去患病的植物和无效的玉米穗。农作物的病株不仅能构成产量,还能损耗养分,还能传播病害,因此必须清除。玉米植株上,除上穗外,第二、三穗发育缓慢,吐丝晚。除特殊品种外,小穗一般不能长棒结实,人们称之为“盲棒”。采摘后一定要一个一个摘去,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使主穗饱满,枝大而饱满,增加产量,促进早熟。
第三,基叶。生长后期,玉米底部叶片老化、发黄或感染,已失去功能。要及时清理,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感染。
第四,除了“海”。玉米“黑米”意为丝黑穗病,损害玉米穗,变“灰”。在实地,有必要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黑米必须在破钯前与玉米植株一起移出田间,并妥善处理,不能用作饲料或堆肥,防止病害再次侵染。
第五,放秋岭。秋季起垄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入秋后,田间杂草旺盛,正处于制种期。秋天起垄割掉田里的杂草,不仅有利于当年的玉米,而且对减少第二年的草害也非常重要。杂草要通过人工拔去大草,翻耕来消灭。秋季要用浅锄松土,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早熟,增加产量。在此过程中,防止过多的伤根和断叶。
第六,掉“干巴流苏”。玉米雌穗上的每根花丝受精后形成一个玉米粒。这是因为玉米芯下部的花丝先从玉米叶片中拔出,容易授粉。所以玉米芯的下部很少有颗粒缺失。所以玉米芯上部的花丝拔的比较晚,第一批已经完成授精,逐渐开始枯萎(干穗),这样后面拔的花丝就被这些干穗覆盖,不容易接受花粉,不能结实。切断“干茎”可以提高玉米的结实率和产量。据试验,割“干巴营”可减少秃顶50%;剪两三次基本消除秃顶。切丝时间应在玉米须授精枯萎后。方法是用手轻轻提起花丝,然后用剪刀剪掉枯萎的花丝。同时幼嫩新鲜的花丝留在壶嘴状,让未受精的花丝继续受精结实。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