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翻耕追肥,满足养分需求。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6叶至10叶展),施肥与栽培结合进行。通过耕作、灭茬、松土、除草。氮肥是主要肥料,不要撒在地表。应施在靠近根部的穴内或带状施入,然后深覆土,以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烧苗。
及时排灌,防止涝旱。玉米全生育期,苗期抗旱耐涝。如遇暴雨,应及时排水,防止芽渍和幼苗渍水。孕穗期到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耐涝但不能缺水。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在此期间,灌溉1 ~ 2次可大大提高玉米产量。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倒伏减产。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在种植密植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培土、及时清除小弱空株等措施的基础上,如发现密度过大、倒伏风险严重的地块,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孕穗期前喷施50%矮壮素200倍液进行预防。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害。夏季玉米主要病害为叶斑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主要害虫为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地下害虫和蓟马。
适当的收获,质量和数量。当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逐渐变得干燥疏松,谷粒的“乳线”消失,基部形成一层黑色,呈现出谷粒特有的光泽。含水量一般在30%左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收获过早,含水量高,容重低,霉变粒和破损粒多,商品质量差,都影响产量和质量。等到玉米完全成熟,至少要等到玉米穗完全剥皮后才能收割。适当晚收有利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同时要及时掌握与种植小麦的关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