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在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尤其是叶片和叶鞘的交界处。是白色至黄色的小斑点,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鼓起成水泡,有时变成不规则的斑点。病斑附近的叶子组织通常是粉红色的。后期病变表面破碎,散在褐色粉末。叶部分破碎,叶脉和维管束保持丝状。茎上的病斑多发生在节间附近,在风中容易塌陷。
防治玉米赤星病,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3000倍液、50%多菌灵5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12.5%和果利1000倍液、25%二酚1500倍液,连续喷施7-10天。如果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如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效果会更好。喷的时候要重点喷中下叶和叶鞘。另外,在玉米生长期要注意合理施肥和浇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及时深耕,减少越冬菌源。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