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09:54 作者:李先生
目前主产区夏玉米处于拔节期,各种玉米病虫害将陆续进入旺长期。根据近期玉米病虫害监测点调查,玉米螟虫普遍发生,淮北北部部分地区虫量较高,部分地区玉米褐斑病和弯孢叶斑病也有发生。近日,省内植保技术专家会商分析,预计今年中后期我省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将发生,发生面积2800万亩。为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今年玉米振兴规划目标的实现,省农委要求各地:
一是高度重视,尽快做好防控安排。玉米螟、蚜虫、弯孢叶斑病等病虫害是危害我省玉米中后期生产的主要病虫害,具有危害大、后期防治难的特点。抓好玉米病虫害防治是夺取今年我省玉米丰收的重要环节。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后期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夺取秋季丰收的重要举措,尽快对防治工作做出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明确责任,全力做好防治工作。
二、加强监测和调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种类多,规律复杂,不同类型田间发生差异较大。各地要充实一线预报员力量,加大普查范围和力度,全面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会商分析发生趋势,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加强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的短期预报。要积极制作和发布电视病虫害预报,提高预报预警效果。
第三,抓住重点,进行科学防控。各地要重点防治玉米螟、玉米赤星病和弯孢叶斑病,同时兼顾防治玉米蚜虫、叶斑病和南方锈病。一、当百头玉米螟累计卵量在心叶期(大喇叭口期)末为30粒,或花叶株率为10%时,每亩用Bt可湿性粉剂300克(按药、水、干细砂0.43601,336,010的比例配制成颗粒剂)输心,或每亩用辛硫磷有效成分9-12克防治二次病害。当玉米螟成穗率为10%或蚕数为50头时,可用氰戊菊酯20克在玉米穗顶进行喷灌。其次,在玉米赤星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病初期,每亩喷施三唑酮有效成分10克、烯唑醇有效成分6.25克、代森锰锌有效成分45克,根据病情发展持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四、加强宣传,做好技术指导服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普通纸等方式和手段,全面宣传玉米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提高防治技术到位率。在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推进力度,提高防控覆盖率,切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防病治虫问题。要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农民放心使用正确的农药,努力提高防治效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