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田间管理

2024-01-13 00:59 作者:李先生  

玉米是根深蒂固的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在田间管理中,要加强水肥供应,适时培土,促进根系深层生长,培养发达的根系,增强吸收水肥的能力,做好田间杂草防治,减少对土壤肥力的消耗。那么,玉米田管理有哪些技术要点呢?请看下面的解释。

玉米田间管理

根据玉米从出苗到收获的生长发育特点,玉米田管理分为苗期管理(从出苗到拔节期,具体时间为4月下旬至6月中旬)。穗管理(拔节至抽穗的具体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10日左右)和花粒管理(抽穗至成熟的具体时间为7月中旬至9月下旬)。具体的现场管理措施包括:

1.疏苗定苗:玉米出苗后长到3-4片叶时进行疏苗,拔苗过密、发育不良的弱苗。当玉米长到5-6片叶子时,根据不同品种所需的种植密度进行定苗。

2.耕作除草(锄草)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控制促进根系生长和幼苗生长的主要措施。耕作能疏松土壤,循环空气,提高地温,不仅能促进根系的发育,还能消除杂草,减少土壤肥力的消耗,促进幼苗健康生长。对于地膜覆盖的玉米,要做好膜间杂草。

3、蹲苗促力。蹲苗是利用人工方法解决地上生长与地上生长矛盾的有效技术措施。蹲苗是通过控制灌溉和多次栽培来完成的。蹲苗可以使玉米的根系向纵深延伸,扩大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范围,使植物茎的节间粗壮。增强后期抗旱、抗倒伏能力,为玉米高产奠定良好基础;蹲苗法是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溉,精耕细作,会造成土壤上干下湿,上松下松,有利于根系的深入发育,控制幼苗的徒长。蹲下后应立即进行追肥和灌水。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天气恶劣,玉米叶片大部分卷曲萎蔫,就要停止蹲苗,否则会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4.培土:玉米灌溉前,应结合锄地进行培土,培土深度为10-15厘米。

5.追肥:一般在玉米全生育期追肥2-3次,分别是拔节肥、割穗肥、割粒肥。最好在集中的穴中追肥并覆土。可结合土壤耕作进行二次追肥,每亩可在灌溉前追肥7.5-10kg尿素(节水:具体时间在6月中旬)。方法是将肥料逐孔撒到玉米近根处,然后用土覆盖。第二次追肥在玉米孕穗期(又称大喇叭口期),均在6月底至6月份。

它将在七月初举行。这个时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要多注意穗肥,配合二水亩灌溉施尿素10-15kg。

6.灌溉:玉米苗蹲苗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灌溉,整个生育期要灌溉5-6次。具体参考时间是:

水:6月中旬(结合灌溉和拔节肥)

第二次浇水:7月初(结合灌溉和追肥)

三水:7月下旬

第四水:八月中旬。

第五水:9月初。

灌溉后期注意天气变化,不宜大风时灌溉,防止倒伏。

7.害虫控制。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玉米螟等。为防治玉米黑粉病,在播种前,可按0.3%的播种量用25%粉锈灵拌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大小斑病如何区分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技术 下一篇:紫玉米、糯玉米地膜育苗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