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粮食作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但是很多人在种植玉米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玉米大苗的现象。玉米出苗的大小会影响玉米出苗的均匀性,对玉米的产量和种植者的种植效益十分不利。那么玉米大小的幼苗怎么了?下面耕种帮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含水率不均
种植玉米时,如果天气太干燥,土壤缺水。那么土壤的含水量就会不均匀,导致含水量好的地方出苗比较好,时间也会早一些。相反,在水分含量相对较差的地方,玉米出苗不是很理想。自然就出现了大苗小苗的现象,播种后要注意保持田间水分均匀。播种时要适当浇一次底部水分,也可播后浇透,以浅灌为主,灌水要保持均匀。
2、播种深度不合适
玉米种植前整地不当会导致土壤不均匀。那么在进行机械播种时,就会造成高处深播,低处浅播,造成玉米种子播种深度不一。在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播浅的种子出苗早、快,播深的种子出苗晚,反之。但是,如果土壤太干,这两种情况就会颠倒过来,但如果颠倒过来,还是会出现大苗小苗的现象。因此,播种后一定要注意镇压工作,保证土壤平整,控制好每粒种子的播种深度。
3、种子问题
种子问题也是造成玉米大小的幼苗的主要原因。玉米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玉米的出苗速度和出苗质量。播种前,如果种子不分级,种子大小不一,大种子出苗早,小种子出苗晚,形成弱苗,造成玉米苗期大苗、小苗。再者,如果种子受到损伤,极易受到病菌的危害,会降低其生长发育速度,容易形成弱苗、小苗,造成大苗、小苗现象。因此,我们在选购种子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种子的均匀性,不要选择破损的种子。
4、育苗时间过晚
玉米出苗后,为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必须做好间苗定苗工作。保证每株幼苗正常生长,不会互相争肥争水。间苗和定苗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应在玉米苗长到3片叶左右时进行间苗,因为当玉米苗长出3片叶时,正处于苗木的“断奶期”。这时候对光的需求就比较大了。如果间苗定苗时间过晚,对其影响很大,容易出现大小苗现象。
以上就是玉米大小苗发生的事情的简单介绍。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