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芫菁主要为害大豆,为害辣椒国内外很少有报道。笔者近年在陕西省岐山县马
江辣椒试验基地辣椒苗床及中期大田里发现了白条芫菁。该虫属鞘翅目芫菁科,其成虫
为害辣椒叶和花瓣,且集中成群为害,易造成缺苗和减产,是豆芫菁类中分布广而为害
重的一种。
1 识别特性
成虫体长15--18mm, 头部略呈三角形,触角近基部几节暗红色,基部有1对黑瘤,
复眼及其内侧为黑色,头部其余部分为红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3--7节扁而宽。
胸腹部均为黑色。 前胸背板中央以及每个鞘翅上都有1条纵行黄白色条纹,前胸两侧、
鞘翅四周以及腹部各节的后缘都丛生灰白色绒毛。
2 生活习性
白条芫菁在河北、 河南、山东等地每年发生1代,在湖北等地每年发生2代,其5龄
幼虫(伪蛹) 在土中越冬,次年春暖后脱皮发育成6龄幼虫,然后再化蛹。1代区于6月中
旬化蛹,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发生和为害期。2代区第1代成由于5--6月间出现,第
2代成虫于8月中旬左右出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数量逐渐减少。
成虫羽化后于清晨出土,其取食等活动都在白天,尤以中午最盛。成虫性好斗,爬
行力强,有群集取食习性,多群集一处为害。成虫喜食嫩叶,一般是先吃心叶和花等幼
嫩部分,然后再吃老叶和嫩茎,吃光一株再转至他株,每头成虫每天可吃大豆或辣椒叶
4--6片。
3 防治方法
3.1 深翻灭虫 冬季深翻土地, 能使越冬的伪蛹暴露于土面被冻死或被天敌吃
掉,减少次年虫源发生基数。
3.2 药剂防治 成虫发生期可用90%晶体
敌百虫1000倍液或2.5%
敌百虫粉进
行喷粉, 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
溴氰菊酯2000--2500倍液,667平方米用药液
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