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辣椒灰霉病的防治

2024-01-10 00:54 作者:李先生  

(1)症状:

灰霉病可危害辣椒幼苗和成虫的叶、茎、花、果实等部位。幼苗发病时,子叶先端变黄,收缩成水浸状,向心叶发育,到达幼茎,使茎部收缩变细,全苗迅速折断死亡。也可直接侵染下胚轴,迅速扩大至整个幼茎,植株黄褐色,倒伏。发生叶片病害,病斑由叶缘向内呈“V”字形扩展,或在叶面形成圆形或纺锤形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为淡褐色或黄褐色。有灯环图案。病叶易干燥,湿度大时可产生浅灰色霉层。成株茎部发病,初为水浸状、形状不规则的病斑,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环绕茎部一周,上部枝叶枯死。花器受害时,花瓣上出现褐色或黄褐色斑点,斑点可相连。果实的病害多从果蒂开始,病部果皮灰白水浸软腐,病斑迅速蔓延至全果。发病后病部可产生灰白色或灰褐色霉层,病果内或果皮表面可形成黑色颗粒状菌核。

(2)发病条件:

由灰霉病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利用病残体上的菌核,在土表或地表越冬、夏季,病残体中的菌丝也能越冬。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并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等传播。萌发管在雨水或高湿条件下萌发,从伤口、花器和老化组织侵入。发病后,病部的新鲜霉层可再次扩散感染。冬春季保护区湿度大、气温低时易发生灰霉病。此外,植株密度过大、生长过度、光照不足、植株虚弱等因素也会加速病害的传播。

(三)预防方法:

控制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上午适当通风,蒸发地表水分,雾化屋顶露水;下午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去除水分;夜间加强保温,防止结露过多。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宜在上午进行,以排出水分。

及时搬走病残尸体。发现病果、病叶、病株应及时摘除,带出田地掩埋或焚烧。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喷粉、喷药等方法进行防治。棚内湿度大时,每亩可使用5%百菌清降尘剂1000克,傍晚收棚时喷施。湿度低时,用50%神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异丙嗪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散剂,交替使用,710天一次,连用23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甜辣椒生理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下一篇:如何让辣椒苗长得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