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06:39 作者:李先生
合理施肥量的确定是作物施肥的关键技术,农民和营销人员都想知道。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影响施肥量的因素有气候、土壤条件、树种特性、苗木密度、苗龄等等。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影响施肥量的因素有哪些
降水少的地区,应以氮磷为主,少用钾肥。南方降水多的地区,氮磷钾多。
不同树种对氮量的要求不同。针叶树幼苗一般吸收氮较多,钾次之,磷较少。但是针叶树幼苗对氮和磷很敏感,尤其是磷。有根瘤菌的树种,如刺槐、沙棘等,可以从大气中固定氮,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氮的施用量,相应增加磷的施用量。苗期更需要磷,以利于根瘤菌的繁殖。
苗密度大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如果密度小,可以适当减少施肥量。
老苗、重苗需要的肥料较多,施肥时应适当增加。
氮磷钾比例也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三者比例协调能促进幼苗的旺盛生长,但当三者比例失衡时,幼苗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
适宜的施肥量应怎样确定
施肥不足、适宜和过量的比例约为1/3,说明合理施肥增产增效的潜力还很大。施肥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作物、气候等。合适的施肥量取决于基础施肥量和具体施肥量。基础施肥量是指对同一种土壤和作物相对稳定的施肥量。它是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得出的,是公认的施肥量范围。具体施肥量是在基础施肥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特点,更有针对性的施肥量。有了基础施肥量,在测土施肥中遇到测试结果异常时,也可以将施肥建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影响施肥量的因素有气候、土壤条件、树种特性、苗木密度、苗龄等。但在作物施肥过程中,还是要把握好基础施肥量,做到合理施肥。以上影响施肥量的因素有哪些?我在这里给你介绍一下。希望我们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