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11:03 作者:李先生
镁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是叶绿素的核心,影响光合作用。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作物缺镁的表现,以及作物缺镁的原因。接下来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作物缺镁表现
作物缺镁首先使植物中下部的叶脉颜色变淡,由浅变黄,再变为褐色。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幼嫩组织发育也受阻,导致植株生长乏力,产量明显下降。
作物缺镁原因
植物缺镁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土壤中镁含量低,不能满足植物的养分需求;其次,土壤中的镁含量并不低,但由于土壤中其他营养离子的相互作用,根系对镁的吸收较低。
1、土壤中镁含量低导致的缺镁
报告显示,我国土壤缺镁(交换性镁含量小于25mg/kg)的耕地比例达到36%,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面积非常大。
2、土壤离子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缺镁
在高产农业系统中,大量施用钾肥是植物缺镁的重要原因。
除了钾和钙,土壤中过多的其他阳离子也会影响镁的吸收,如Mn2、NH4等。带相同电荷的相同阴离子也有相似的相互作用。究其原因,与根系对营养离子的吸收机制有关。
K、Ca2、NH4对Mg2吸收的拮抗机制在于细胞内负电位的竞争,而Mn2、Cu2离子对Mg2的拮抗作用在于结合位点的竞争。因此,当外源阳离子浓度较高时,根系对镁离子的吸收会受到抑制。
综上所述,部分施用钾肥、铵态氮肥、大量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可能会加重植物缺镁现象。但在所有情况下,阳离子都是拮抗的,只是在低浓度下,会促进相互吸收。因此,在田间管理中注意养分的平衡施用尤为重要。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