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4-01-04 13:21 作者:李先生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是关键。有些肥料比较适合,有些则不适合。那么,低温下,碳铵、尿素、磷锌肥哪个效果更好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宜施碳铵
冬季气温低,碳酸氢铵不易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是典型的“肥料”,能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据试验,冬小麦田施用碳酸氢铵的肥效比高温季节高1-1.5倍。
忌施尿素
尿素属于酰基铵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根系吸收。尿素转化率主要取决于土壤温度。如果将施入土壤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地温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只需要2-3天。可见,冬季或早春作物追肥,如果施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
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明显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冬季低温弱光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缺锌,应适当施用磷肥和锌肥。此外,磷能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增加磷肥的施用量有利于防治作物的冻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