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04:13 作者:李先生
磷酸二氢钾作为磷钾复合肥在农业上应用,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提高产量、优化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优良效果。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引起的营养缺乏的作用。以葡萄叶面喷施为主,满足其关键生长期对磷、钾的需求,是获得优质葡萄的必要措施。那么如何在葡萄上使用磷酸二氢钾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在葡萄上使用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钾在葡萄上的使用方法
新梢生长期
在生长初期,新梢、花序和根的生长主要依赖于植物体内储存的有机养分,叶片展开后才能逐渐依赖当年的光合作用产物。此时可喷施800倍的高纯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钾源池)和800倍的海精灵生物刺激素叶面型溶液,使叶色加深,叶厚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从而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
花期
初花期和盛花期在500~800倍磷钾源池中喷施0.2%~0.3%硼酸或硼砂溶液,可促进花粉管伸长,提高座果率。
膨果期
葡萄坐果后要注意适时追肥,尤其是补充钾肥和钙肥。为了加强根系,可以在沟中淋入200~300倍的海精灵生物刺激素溶液。同时,叶面喷施500~800倍的磷钾源库,促进果实膨大。
转色期
彩色葡萄品种的颜色变化本质上是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形成和积累,氮可以抑制花色苷的形成,磷和钾可以促进花色苷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钾肥的施用。葡萄成熟期间,每隔7-10天在叶片上喷施500-800倍的磷钾源库,可增加果实含糖量,提高甜度,促进着色。
采果后
收获后至落叶期是叶片光合作用的高峰期。保护叶片功能对恢复树势大有裨益。结合喷施,每隔10-15天喷施500-800倍的0.3%-0.5%尿素、磷、钾源和库,防止叶片早衰。
葡萄收获后也是根系生长的高峰期,要注意适时追施果肥,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恢复树势,生根护叶。
磷、钾元素对葡萄的生理作用
磷在葡萄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运转和转化,脂肪和蛋白质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葡萄缺磷导致营养器官糖分积累,硝态氮积累,蛋白质合成受阻,老叶边缘红褐色,果实小,成熟晚,含酸量高,含糖量低,果实着色差,光泽差。
适量施用磷肥可使葡萄提前开花、结果、成熟,改善树体营养,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果树抗逆性。
钾是公认的优质元素。虽然不参与葡萄中有机物的构成,但却是其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是多种酶的辅酶或激活剂,参与糖和淀粉的合成、运输和转化,调节保卫细胞的张力影响气孔的开闭。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数量。
促进蛋白质的活性,增加树和果实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果实的重量。
促进水果中淀粉向糖的转化,促进酸的代谢。
葡萄是喜钾的果树。缺钾时,叶片颜色变浅,幼叶肉边缘出现坏死斑,导致果实变小,着色差,品质降低,耐贮性差,生理病害严重。
适量施用钾肥有利于果实膨大,增加硫含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