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01:17 作者:李先生
品种特性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属玄参科地黄属植物,以块茎入药。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生地黄: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熟地黄滋阴补肾、调经补血、血虚头痛、肝痛。地黄原于河南省温县、孟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县,现全国各省、自治区几乎都有引种栽培。
地黄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40厘米,全植株灰白色长柔毛和腺毛,根壮茎肥肉嫩,呈块状,植株顶端有稀疏的总状花序、花等,花冠紫红色,里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
地黄对气候条件要求不太严,但要求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水良好、上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含沙土壤,忌连作。
选地整地
地黄种植要选择比较肥沃的沙质、中性和微碱性疏松的土壤,地黄耐寒、喜干燥、怕积水、忌连作(间隔8-10年才能种植)。冬季深耕时每亩施底肥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深耕25-30公分,然后耙细整平,做成宽1.2-1.5米畦,在春季三四月份气温达到20℃左右时就可以种植了。
选种栽种
地黄种子称“栽子”,要用上年七八月份培育的栽子,这样的栽子质量好产量高。把栽子切成2公分的段,然后用白细灰粉按20/1的比例拌匀,放在阴凉处晾干。在整平的畦上按行距20/25公分,拉沟深3/6公分,把栽子按10/12公分摆在沟里,摆好后封沟,在种好的地里均匀喷洒“乙氧氟草醚”除草剂,每亩地用量20/30毫升,然后盖上地膜,地黄出苗后,在地温上升到30度以上时,要及时全部揭膜,以防高温烧坏种苗。
田间管理
发现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苗移栽,最好选在阴天进行,对于苗多的地方应进行间苗,保证每穴一株。苗出齐后要中耕一次,中耕宜浅不宜深,以防伤苗,以提高地温,消除杂草。这时要追施一次尿素和含硫酸钾的复合肥进行促苗,每亩用量30/50斤,保持苗壮,为地黄增产打下基础。苗期干旱时要小水浇灌,不易大水,生长后期不是太旱不要浇水,下大雨时还要及时排水,不能让地黄泡在水里,在7月20号以后,每7天要打一次药,主要用杀菌药加叶面肥,一直打到立秋后。在管理期间,如发现有青虫要及时喷药防治,立秋后要喷一次膨大药物,以控制旺长,增加木质形成。
采收加工
地黄一般在霜降后 (10月份以后都可以收获,不适宜在上冻时刨),就可以收获了,现在的机械化程度高了,大部分都用专业的挖地黄机,刨起来又省劲又降低了成本。把地黄的根块刨出来后,整理干净,将鲜地黄装在网兜里放到炕上焙,两三天翻动一次,直至颜色变灰变黑 ,外皮变硬,就成了成品了,随时就可以出售。如果当年销售不了也没关系,可以把干地黄存放在阴凉干燥处,用塑料布盖起来,来年也可以卖。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