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31 21:53 作者:李先生
玉米是一种肥料,需要大量的肥料。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科学的肥料管理措施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然而,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许多农民不知道如何科学地给玉米施肥。那么,玉米从播种到收获需要多少次施肥呢?如何科学施肥?让我们来看看!
玉米施肥的正确方法
看土壤性质:低洼地、盐碱地要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酸性土壤应使用尿素、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对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沙地,应选用不挥发的尿素等肥料。
二、看肥料特性:应避免浅施、敞施或水施,避免肥效损失造成浪费。
第三,看需要:6-7片叶的苗要根据植株施肥,拔节期施化肥;孕穗期要加大施肥量,中期喷施叶面肥,结实期喷施磷酸二氢钾。
看长势:壮苗地块可施化肥;弱苗地块除施化肥外,还要施腐熟的人粪和饼肥;给壮苗地里的弱苗偏饭,多施肥,让弱苗壮起来。施肥后要进行深耕覆土。
第五,看生育规律:苗期不要过早施肥,以利于蹲苗;雌雄穗形成期间不宜晚施肥,防止出现老苗;后期适当追肥,防止早衰减产。
玉米追肥的时期
适时对玉米进行施肥管理,可以促进玉米快速高效地吸收养分,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和增产的作用。不过玉米的追肥期在大喇叭口期。在这个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要量和相对量都很大,吸收速度也快。有了肥料的作用,此时肥料的施用量合适,玉米增产效果明显。
但是,在玉米追肥的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听到很多人说,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就要多施肥。这种说法的初衷是正确的,但是少了一个前提,就是正确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玉米的合理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问题,但如何达到正确的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有两种养分来源,一种是储存在土壤中的养分,另一种是肥料的养分。但从这两个来源吸收的营养成分比例受多种因素影响,也比较复杂。普通种植者很难计算出需要的施肥量。所以,给你一个方法,可以大致算出需要的施肥量。总的来说,更详细,更准确。可以做如下参考: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测土施肥,每3 ~ 5年检测一次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然后根据玉米的需肥量、计划产量、土壤的供肥能力、当季肥料利用率等因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粗略计算出施肥量。
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玉米在每个生长期需要不同比例的养分。
从出苗到拔节期,玉米吸收了2.5%的氮、1.12%的有效磷和3%的有效钾。
从拔节期到开花期,它吸收了51.15%的氮、63.81%的有效磷和97%的有效钾。
从开花到成熟,它吸收了46.35%的氮、35.07%的有效磷和0%的有效钾。
氮磷钾的营养临界期
玉米磷营养的关键期在三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的时期。
玉米氮的临界期晚于磷的临界期,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临界周期
肥料的利用率差异很大。据测试,当季有机农家肥利用率约为30%,氮肥利用率约为40% ~ 50%(以40%计),磷钾肥利用率约为30% ~ 40%(以30%计)。
举个例子,比如计划亩产1000斤玉米粒需要多少肥料?
假设土壤普查中每亩土壤含氮量为17 kg,五氧化二磷为6 kg,氧化钾为14.4 kg。土壤养分利用率为氮50%,五氧化二磷70%,氧化钾30%。当肥料平均亩产1000公斤时,每100公斤粮食所需氮、磷、钾分别为2.9公斤、1.2公斤和2.4公斤,并计算出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施用量(尿素含有效氮46%,过磷酸钙含有效磷16%,氯化钾含有效钾50%)。
根据上面的公式:
所需氮肥(尿素)(公斤/亩)=(500/1002.9-1750%)/(46%40%)=32.16(公斤/亩)
公式中,500/1002.9为生产1000公斤玉米粒的需氮量,1750%为每亩土壤供氮量,46%为尿素含氮量,40%为当季尿素利用率。
如果每亩基肥施2000斤粪肥,粪肥含氮0.45%,当季利用率30%,相当于2.7斤氮(20000.45%30%),相当于5.87斤尿素。每亩实际尿素用量为32.16-5.87=26.29(公斤)。磷钾肥的施用量也可按上述方法计算。
生产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施肥量,既能达到计划产量指标,又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