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合理施肥的原理有哪些,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2023-12-29 15:24 作者:李先生  

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用方法。

合理施肥的方法有哪些?配方施肥的作用是什么?

一、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  

合理施肥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德国学者李比希的“归还学说”和肥料的三大定律。肥料的三大定律,即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1、归还学说  

多年试验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做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它必须要依靠施肥的形式,把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于土壤,才能使土壤保持原有的活力。  
2、最小养分率  

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一种或几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供给不足时,按作物需要量,最缺的那一种养分即最小养分。这种最小养分就会影响作物生长和限制产量。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数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3、同等重要律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产生缺乏症而导致减产。所以微量元素的重要性是和大量元素一样的,并不因为需要量甚少而可以忽略。  
4、不可替代律  
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内部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  
二、合理施肥的基本方法  
1、地力分区(级)分级法  

按土壤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即把土壤肥力均等的田块作为一个施肥区,利用过去的田间试验结果和近年来土壤肥力检测的数据,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施肥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品种及其施肥量。  
2、目标产量法  
(1)养分平衡法  
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  
肥料需要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X肥料当季利用率  
(2)地力差减法  

作物在不施肥下的产量称为空白田产量,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来自土壤。根据作物产量由土壤生产和肥料增产组成的原理,从目标产量中减去空白田产量就是施肥所得的产量  
3、田间试验配方法  
(1)肥料效应函数法  

此方一般以单因素或二因素多水平回归设计为基础,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理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肥料效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增产效应,以及配合施用的联应效果,且可以分别计算出经济施肥量(最佳施肥量)、施肥上限和施肥下限,作为建议施肥量的依据。  
(2)养分丰缺指标法  

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和作物吸收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把土壤测定值以一定的级差分等,制成养分丰缺及应施肥料数量检索表。取得土壤测定值,就可对照检索表按级确定肥料施肥量。  
(3)氮、磷、钾比例法  
通过一种养分的定量,然后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他养分的肥料用量。

药用植物的施肥是什么?

药用植物施肥的目的有二:第一,是为了使药用植物能良好地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产并提高其品质。第二,是为了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或弥补药用植物从土壤中所消耗的养分。因此施肥最终必须以提高土壤生产力为目标,为药用植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生活环境。药用植物施肥的核心问敏或题是要解决施肥的种类、数量(包括其配比)、方法。

一、施肥的基本原理和施肥依据

施肥的基本原理一般有四点。

第一是“最小养分律”。这一施肥原理表明,作物生长受最小养分因子的制约,比如某种作物的产量限制因子为磷素,那么只有补充了磷营养,作物产量才能明显提高,所以最小养分律是关系到正确选择肥料种类的施肥原理。

第二是“限制因子律”。即把限制作物产量的因子扩展到影响植物生长的基本因素: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和机械支持等(限制因子)。实际上肥效的最大发挥受植物生长的其它条件的影响,所以植物生长的整个环境对指导其合理施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三是“最适因子律”。“最适因子律”的核心内容就是植物能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但其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植物处于最适条件时,其产量才能达到最高。所以最适因子律在施肥上的指导意义就在于要人们具备“养分平衡”的观念,也就是说,作物施肥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要以使作物生长在“平衡”的养分条件下为准则。

第四点是“报酬递减律”。这一规律原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是解释薯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但农业经济科学家把此规律运用于施肥量与作物产量的增加关系也非常合适。它的基本含义是,随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所获的增产量是递减的。由此可知,因施用肥料而投入的资金和由于作物所增加的产量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以“报酬递减”的形式出现,所以给作物施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经济合理,即以经济收益最大为原则。这一点在药用植物的施肥上更有实际意义,因为药材的价格常常以等级划分,而等级差价很大,所以要提高上等药材的产量,经济收入才会高。总之,“报酬递减律”是指导合理施肥选择最佳施肥方案的重要的原理。

药用植物的施肥依据是:药用植物的营养特点、土壤的供肥能力、施用肥料的性质、气候条件和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等。

二、药用植物施肥的种类和数量的确定

药用植物施肥的种类和数量的确定是药用植物施肥的核心问题,也是比较复杂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到药用植物本身的营养特点,预期的产量指标、土壤的肥力状况及使用肥料的性质和利用率等方面。现仅简略综合地说明这一问题。

(一)药用植物施用肥料的种类

药用植物施用肥料的种类总的来说是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这是因为药用植物多为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而且50%以上以根、根茎为药用部位,它们生长时间长,需要肥效持久的营养全面的肥料,而有机肥恰恰有这些长处。其二由于在植物的整个生长阶段有某些需肥量多的时期,而某种药用植物对某些营养元素吸收量较多,所以又需要以肥效快、有效养分含量高的化学数拿敬肥料来补充有机肥的不足。

有机肥料虽然都是营养全面的长效肥料,但由于其成分组成不同,因此其养分含量、肥效快慢等性质也就不同。表6—4为药用植物常用的有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及施用要点。

表6—4 常用有机肥的成分、性质及施用要点

不同的药用植物要施用不同的有机肥。如对三七施用以钾素为主、氮磷为辅的有机肥比施用以氮为主的有机肥的产量高,而且还能大幅度减少炭疽病。又如人参施用树叶肥比羊粪、鸡粪等产量高。

60年代以来,药用植物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化肥的生产措施已普遍采用,尤其是根、根茎和种子、果实类的药用植物施用过磷酸钙肥料更为普及,氮素化肥主要用于追肥,一般多施用硫酸铵和尿素。钾化肥的施用还较少。除此外,有些药用植物,如人参、西洋参、枸杞、山茱萸等根外追施化肥也逐渐多起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化学肥料的种类、养分含量、性质及施用略。

(二)药用植物施肥量的确定

药用植物的合理施肥一是确定施肥的种类,二是确定施肥的数量。多年来我国药用植物的传统施肥基本上是凭经验施肥。近三十年,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的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的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研究方法

施肥的种类和数量的确定要通过肥料试验。肥料试验可采用盆钵和田间试验,一般盆钵属于定性试验,田间属于最实用的定量试验。例如通过对浙贝进行三要素的盆钵试验得知,浙贝对氮肥敏感需要量大,而对钾肥需要量次之,对磷肥需要量最少(表6—5)。又如用砂培盆钵法研究丹参对三要素的肥效,发现丹参对氮素营养也最为敏感,其次是磷,最后是钾(表6—6)。

表6—5 氮、磷、钾对浙贝生长的影响(盆栽)

*对照:为不施肥。

表6—6 N、P、K营养元素对丹参根生长的影响表中数字为单株平均数。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大隅研究,在一定田间栽培条件下,每公顷人参需氮素28.5kg,磷6.7kg,钾31.5kg。又衷维刚等对川芎干物质和氮磷积累的初步研究得知:每株川芎(不包括根)氮的吸收量为1049mg,磷的吸收量为159mg。

2.确定施肥数量的几个重要参数

确定某种药用植物达到一定产量的施肥数量要知道三方面的参数,即这种药用植物所需的养分总吸收量及各个生育时期所需的养分量,这一参数是由这种药用植物各生育期的植株养分含量(指全株)和其生物学产量的乘积而得到。第二个参数为土壤自然供肥能力,即土壤能提供的养分数量,一般用缺素肥料试验来对供试土壤进行既定性又定量的试验。如土壤三要素地力的测定,通常设五个处理: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及氮、磷、钾区。在各区种植供试的药用植物,试验结果是比较缺素区对三要素区的养分吸收量,或是以三要素区产量为100求缺素区的产量指数,用此鉴定有效养分数量。另外也可利用同位素法测定土壤的自然供肥量。第三个参数是肥料利用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测定肥料利用率是最先进的方法。据报道,氮肥利用率多用硫酸铵,旱地作物为40—60%,磷肥利用率多用过磷酸钙,旱田为10—20%,钾肥旱地利用率在40—70%。至于有机肥的当季利用率更为复杂,很难准确得知。据报道,家畜粪中氮的利用率为25%,磷(P2O5)为30—40%,钾(K2O)为50—60%。肥料的利用率受作物的生长环境诸因素及作物种类等因素影响,所以是没有固定不变的。

总而言之,药用植物施肥数量的确定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经过多次、大量的田间试验,还要配合作物、土壤的营养诊断,通过科学的肥料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才能得到具有指导生产意义的施肥方案。

三、药用植物的施肥方法

(一)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由于药用植物多是多年生草、木本植物,而且根茎类植物居多,所以非常重视基肥的施用。同时,随着根系的深浅不一,又分为深施、浅施和面施。如山药、牛膝、黄芪等深根作物要求深施。根系较浅的如延胡索,它的根系只集中在13—16cm的表面,所以基肥要浅施。而农田栽培人参时,常常是把腐熟好的基肥与土壤掺和均匀,等于全土层施肥。

在施基肥的基础上,大多数药用植物还需追肥,追肥的次数和数量根据其生育期的不同来决定。追肥也可用有机肥,但是多为腐熟程度高、速效养分含量高的有机肥,除此外,还常用化肥,如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等。

(二)土壤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药用植物的传统施肥是土壤施肥,但随着生产、科学的发展,叶面施肥(根外追肥)在某些药用植物的生产中得以应用。如人参、西洋参、枸杞、山茱萸等,根外追施的肥料均为化学肥料,常用的有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肥料。叶面施肥是土壤施肥的一种补充,主要是解决某些易被土壤固定的营养元素,如磷、微量元素等的亏缺问题。此外对花、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的开花率、座果、结实率及籽粒饱满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这一技术的应用要注意喷施的浓度,尤其是微量元素,以免造成危害。此外,喷施时间多在无风的下午,喷施次数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而定。

(三)施肥改土、培肥土壤

药用植物中有些作物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尤其是一些名贵药材,如人参、西洋参、三七等,所以施肥改土、培肥土壤在药用植物的施肥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在农田栽培人参、西洋参的研究工作中,对于不同的土壤采用了不同的施肥改土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两种方法是:对于中壤质的中等肥力的土壤,采用农田土加粗砂、草炭和有机肥配制****参、西洋参的生产土,而对于砂壤质的低肥力土壤,则施用大量优质有机肥,施肥量高达每平方米50kg。3年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很大改善。在这两种方法培育的土壤上种植人参,西洋参都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尤其是西洋参,其品质(人参皂甙含量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与原产地基本相同。所以施肥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药用植物的营养需要,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四、药用植物的施肥与其有效成分的关系

施肥不仅对药用植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其有效成分含量也有重大影响。刘铁城等在北京怀柔地区砂质壤土上种植西洋参,大量施用优质有机肥,能使西洋参的人参皂甙含量提高27.86%。我们用砂培研究氮、磷、钾三要素对西洋参的人参皂甙含量的影响得知:供试的三年生西洋参植株,以7月份采收的根作比较,其分析结果:缺氮者,人参皂甙含量降低28.77%,缺磷者降低2.11%,而缺钾者与全营养的相差不多。由此可见,氮营养对西洋参的人参皂甙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而钾的影响最小。又如施用适量的氮肥磷肥可以提高萝芙木生物碱的含量,尤其施氮肥更为明显。然而过量施用氮肥却又会降低颠茄的生物碱含量。

当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比较少,也不深入,所以今后需进一步研究施肥与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

总之,药用植物的营养和施肥在药用植物栽培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前国内研究较少、比较薄弱的方面。我们期待着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和生产的人们能重视这个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并获得满意的成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怎样用复合肥做底肥,怎样给西瓜配比什么含量的复合肥作底肥 下一篇:盆栽花卉施肥与浇水,盆栽花卉怎样施肥呢?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