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的步骤

2023-12-29 13:51 作者:李先生  

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的步骤

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九项重点内容。
(1)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3)配方设计。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数据等,划分不同区域施肥分区;同时,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
(4)校正试验。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5)配方加工。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提高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关键环节。目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运作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工厂化加工、网络化经营。这种模式适应我国农村农民科技素质低、土地经营规模小、技物分离的现状。
(6)示范推广。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落实到田间,既要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市场化运作的难题,又要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实际效果,这是限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瓶颈”。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为农民创建窗口,树立样板,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是推广前要做的工作。推广“一袋子肥”模式,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成产品,也有利于打破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坚冰”。
(7)宣传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技术的重要手段。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使用者,迫切需要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方法和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级技术人员、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的系统培训,逐步建立技术人员和肥料商持证上岗制度。
(8)效果评价。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最终受益者。检验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及时获得农民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同时,为科学地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必须对一定的区域进行动态调查。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长效性的科技支撑。重点开展田间试验方法、土壤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

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方法?

答:基于田块的肥料配方设计,首先要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料或发放配肥通知单,推荐指导农民使用。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与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
(1)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该技术综合了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指标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对于大田作物,在综合考虑有机肥、作物秸秆应用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其中,氮素推荐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精确调控,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调控;磷钾肥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进行监控;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补缺的矫正施肥策略。该技术包括氮素实时监控、磷钾养分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矫正施肥技术。
(2)肥料效应函数法:根据“3414”方案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直接获得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肥料配方和施肥推荐提供依据。
(3)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田间试验也可采用“3414”部分实施方案,收获后计算产量,用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即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50%~75%的为低;75%~95%的为中;大于95%的为高,从而确定出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施用肥料数量。对该区域其他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定,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
(4)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养分平衡法涉及目标产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五大参数。土壤供肥量即为“3414”方案中处理1的作物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确定后因土壤供肥量的确定方法不同,形成了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两种。
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来计算施肥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基础产量即为“3414”方案中处理1的产量。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是通过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来计算施肥量。其计算公式为:

小麦播种前施啥肥好

展开全部


1、施足底肥。“麦喜胎里富”。施足底肥,是实现小麦冬前壮苗的基础,是夺取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一般中高产地块,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标准磷肥75-100公斤,标准氮肥50-80公斤,硫酸锌1.5kg/亩。有机肥和磷肥宜全部做基肥,氮素化肥20-30%做追肥。
2、因地选种。目前推广的高产品种有两种,冬性和弱冬性品种,在需肥、株型、叶片、成穗率和抗逆性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别。因此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肥力,播种早晚,病虫情况以及品种的特性等方面的不同,恰当地选配。
3、药剂拌种。为保证苗齐苗全,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治办法:50%辛硫磷50毫升加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0毫升加天达2116(拌种专用型)50g,兑水1-2公斤拌麦种25公斤,可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和小麦全蚀病、丛矮病等病虫害,促根早生,壮苗早发。
4、适期播种。使麦苗冬前有足够的生长积温是最经济有效的壮苗手段。冬前最理想的群体和壮苗标准应掌握在“主茎叶片6-8片,单株分蘖4-6个,苗茎数60-70万,所需积温650-700℃。播种过早,冬前旺苗,耗肥多;过晚,苗龄小,麦苗不壮。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20℃开始播种,至16℃结束;弱冬性品种可适当推迟3-5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掌握在9月25日-10月10日最佳时间内播种,对满足积温,培育冬前壮苗较为有利。
5、合理密植。高产田的地力高,水肥足,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减少基本苗,以分蘖成穗为主创高产是最稳妥的途径。播量控制在7-9公斤,因倒茬误时,晚播的小麦可酌情增加播量。
6、精细播种。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是夺取苗全、苗齐、苗匀的重要措施。播深以3-4cm为宜,过浅易落干,过深出苗率低,影响分蘖和次生根的发生,易形成弱苗。播种要均匀,杜绝疙瘩苗和缺苗断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下透雨后施复合肥还用浇吗,请问一下施加复合肥要用土盖住吗?还是是不是施了复合肥后 ... 下一篇:重茬谷子用什么肥料好,大棚重茬病用什么肥料效果最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