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2 02:23 作者:李先生
1.小麦抽穗后需适当进行灌溉浇水,以满足小麦生长后期对于水分的需求,浇水时不宜大水长时间漫灌,如果田间墒情不错的地块,则不必进行浇水。2.抽穗后对养分的需求也比较大,通过追施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小麦的新陈代谢,进而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如果小麦长势弱,并且有发黄,可以通过地面追肥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措施,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该时期小麦长势已高,不太方便地面追肥,可以统一叶面喷施,来补充养分,比如可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溶液,间隔7-10天,可喷施2-3次。
对旺长麦田的麦苗适度抑制其生长,避免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能力。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袭击之前1~3天进行适时灌水,提高近地面的气温,防御和减轻冻害。灌水防冻以选择微风或无风天气效果显著。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期,一般情况下此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5%~30%,因此,重点浇好小麦拔节水和孕穗水对其正常抽穗非常重要。如果此时水分供应不足,导致不抽穗、半截穗、大头穗和哑巴穗等异常抽穗现象发生。
4月中旬以后,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期,各地要适时进行灌溉,以满足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水分需求。孕穗期出现脱肥的田块可每亩追施5~10kg硫铵或3~5kg尿素。各地要及早备好春季田间管理的物资,做好春播作物的选种、整地等准备工作,做到有墒不等时,播种前要做好农药拌种等工作。
一: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浇水满足供应。2。大力推行“一喷三防”小麦生长后期叶面追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三、防治病虫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