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合理施肥的含义包括哪些,科学合理的施肥有什么积极意义?

2023-12-27 09:27 作者:李先生  

科学合理的施肥有什么积极意义?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以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所以在施肥时不能盲目进行,因为 盲目施肥,不仅造成浪费、降低施肥效果、增加生产成本,还 会使农产品品质下降,长此下去会导致土壤退化,被酸化和 盐碱化的土壤,它们的自然生产能力就会下降,也影响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了解肥料的性质,科学合理施肥,才能真正发 挥肥料的有效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粮食的产量。

农民朋 友在购买化肥的时候要注意识别假冒伪劣产品,并学会怎样 购买化肥,以及化肥贮藏的安全知识。

合理施肥的内容是怎样的?

(1)施肥原则:选用以腐熟的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 辅以矿质化学肥料

禁止使用城市垃圾肥料。莴苣、芫荽等生食 蔬菜禁用人畜粪肥作追肥。

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否则可能引起蔬菜硝酸盐积累。(2)施用方法。

基肥、追肥: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 氮素化肥60作追肥;有机肥、矿质磷肥、草木灰全部作基肥, 其他肥料可部分作基肥;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 ②追肥按“保头攻中控尾”进行。

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薄肥;蔬菜生长初期以追肥为 主,注意氮磷钾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根菜类、葱蒜类、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膨大期为施肥重 点。

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为施 肥重点。 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为施肥 重点。

③注意事项。看天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追肥,低温刮 北风要少追肥或不追肥;追肥应与人工浇灌、中耕培土等作业相 结合,同时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④根外追施叶面肥。(3)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改良。

短期叶菜类,每亩每茬施石 灰20或厩肥1 000或硫黄1。 5 (土壤pH值6。

5左右)随 基肥施入;长期蔬菜类,石灰用量为25,硫黄用量为2。

施肥 是什么意思

施肥 当土壤里不能提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时,对作物进行人为的营养元素的补充的行为称为施肥。

土壤与施肥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土壤(或大气)已能充分供应,否则会造成浪费,甚至造成作物中毒。这一点有时被忽视。

第二,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影响肥料效果,不考虑土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合理施肥。如在水田中施用硝态氮肥,必然会降低肥效等。

一、作物的土壤营养环境 作物的土壤营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养分环境。 土壤物理环境首先影响作物的水分和空气供应,也直接影响养分的供应和保蓄。

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构成了土体的三相,即固相、液相和气相。一般肥沃土壤,它的固相占整个土壤体积的一半以上,另外不到一半的体积,充满水分和空气。

土壤孔隙不仅承担着作物水分、空气的供应,本身也对作物生长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养分在土壤中的扩散。土壤粘粒、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酸度是影响土壤化学环境的重要因素。

土壤养分即使在施肥的情况下也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估计,在一般施肥情况下,中等产量水平时,植物吸收的氮中有30%~60%、磷中50%~70%、钾中40%~60%是来自土壤,可见土壤养分环境对作物营养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土壤养分概况 氮:我国土壤耕层中的全氮含量大概变动在0.05%~0.25%。其中东北地区的黑土是我国土壤平均含氮量最高的土壤,一般为0.15%~0.035%。

而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土壤含氮量较低,一般为0.05%~0.1%。华中华南地区,土壤全氮含量有较大的变幅,一般为0.04%~0.18%。

在条件基本相近的情况下,水田的含氮量往往高于旱地土壤。我国绝大部分土壤施用氮肥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磷:磷是农业上仅次于氮的一个重要土壤养分。土壤中大部分磷都是无机状态(50%~70%),只有30%~50%是以有机磷形态存在的。

我国北方土壤中的无机磷主要是磷酸钙盐,而南方主要是磷酸铁、铝盐类。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被氧化铁胶膜包裹起来的磷酸铁铝,称为闭蓄态磷。

我国土壤全磷含量变动在0.02%~0.11%,其中北方土壤的全磷含量,一般比南方土壤高,我国土壤的全磷含量大体上从南向北有增加的趋势。如东北地区的黑土、白浆土全磷含量一般为0.06%~0.15%,而我国南方的红壤和砖红壤全磷含量一般为0.01%~0.03%。

土壤全磷含量的高低,通常不能直接表明土壤供应磷素能力的高低,它是一个潜在的肥力指标,但是当土壤全磷含量低于0.03%时,土壤往往缺磷。“在土壤全磷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对当季作物有效的,称为土壤有效性磷。

近年来,随着产量的提高,我国土壤缺磷面积不断扩大,原来那些对磷肥效果不明显的地区表现了严重的缺磷现象,如广大的黄淮海平原,西北黄土高原以至新疆等地都大面积缺磷。而原来缺磷的地区,由于长期施磷,磷肥效果下降,这主要是指华中、华南某些缺磷水稻土。

在华中华南中高产水稻土上,随着有机肥的施入,磷已可满足作物需要,而大面积的酸性旱地土壤以及部分低产水田,缺磷仍然是相当严重的。 钾:土壤中钾全部以无机形态存在,而且其数量远远高于氮磷。

我国土壤的全钾含量也大体上是南方较低,北方较高。南方的砖红壤,土壤全钾含量平均只有0.4%左右,华中、华东的红壤则平均为0.9%,而我国北方包括华北平原、西北黄土高原以至东北黑土地区,土壤全钾量一般都在1.7%左右。

因此,缺钾主要在南方,北方已开始出现缺钾现象。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部分是以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无机盐形态存在。

在土壤溶液中可有一部分微量元素以有机络合态存在。通常把水溶液或交换态的微量元素看作是对作物有效的。

土壤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土壤本身含量过低,另一种原因是含量并不低,甚至很高但是由于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造成有效性降低而供应不足。在前一种条件下,需要靠补施微量元素肥料,后一种情况下,有时只需改变土壤条件,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就可增加供应水平。

三、施肥对土壤的影响 增加土壤养分无论施用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都能增加土壤养分。无机肥料大多易于溶解,施用后除部分为土壤吸收保蓄外,作物可以立即吸收。

而有机肥料,除少量养分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外,大多数须经微生物分解,作物方能利用。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

二氧化碳除被植物吸收外,溶解在土壤水分中形成的碳酸和其它各种有机酸、无机酸都有促进土壤中某些难溶性矿质养分溶解的作用,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有些肥料(如石灰、石膏)除直接增加土壤养分,还能通过调节土壤反应,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有机肥料和含钙质多的肥料,除了能增加土壤养分外,还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因为有机肥料在土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矿化作用增加土中有效养分,。

合理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一、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

合理施肥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德国学者李比希的“归还学说”和肥料的三大定律。肥料的三大定律,即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1、归还学说

多年试验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做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它必须要依靠施肥的形式,把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于土壤,才能使土壤保持原有的活力。

2、最小养分率

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一种或几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供给不足时,按作物需要量,最缺的那一种养分即最小养分。这种最小养分就会影响作物生长和限制产量。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数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3、同等重要律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产生缺乏症而导致减产。所以微量元素的重要性是和大量元素一样的,并不因为需要量甚少而可以忽略。

4、不可替代律

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内部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

二、合理施肥的基本方法

1、地力分区(级)分级法

按土壤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即把土壤肥力均等的田块作为一个施肥区,利用过去的田间试验结果和近年来土壤肥力检测的数据,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施肥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品种及其施肥量。

2、目标产量法

(1)养分平衡法

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

肥料需要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X肥料当季利用率

(2)地力差减法

作物在不施肥下的产量称为空白田产量,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来自土壤。根据作物产量由土壤生产和肥料增产组成的原理,从目标产量中减去空白田产量就是施肥所得的产量

3、田间试验配方法

(1)肥料效应函数法

此方一般以单因素或二因素多水平回归设计为基础,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理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肥料效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增产效应,以及配合施用的联应效果,且可以分别计算出经济施肥量(最佳施肥量)、施肥上限和施肥下限,作为建议施肥量的依据。

(2)养分丰缺指标法

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和作物吸收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把土壤测定值以一定的级差分等,制成养分丰缺及应施肥料数量检索表。取得土壤测定值,就可对照检索表按级确定肥料施肥量。

(3)氮、磷、钾比例法

通过一种养分的定量,然后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他养分的肥料用量。

什么是新型肥料与科学合理施肥

新型肥料的定义肥料,是指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用和部分兼有改善土壤性质的物 料。

① 无论是新型肥料还是常规肥料,其本质都是肥料。② 新型肥料有别于常规肥料,需突出一个“新”字。

“新”:一是功 能拓展或功效提高,除了提供养分作用以外还具有保水、抗寒、抗旱、杀虫、防病等功能。 二是形态更新,肥料的形态出现新变化,如液体肥料、气体 肥料、膏状肥料等的出现。

三是新型材料的应用,包括肥料原料、添加剂、助剂等,肥料品种多样化、易用化、高效化。四是运用方式的转变或更新, 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等特殊条件下的施肥特点而专门研制的肥料, 如冲施肥、叶面肥等。

五是间接提供植物养分,如某些微生物接种剂、VA 菌根真菌等。③ 目前新型肥料仍处于前期预研阶段,技术不成熟,距离产业化生产 还有较大距离,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试验证明,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④ 因种种原因限制,全世界仍以常规肥料占绝大多数。 科学合理施肥①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使用粪肥、饼肥等,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 营养需求进行配方施肥。②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在有机肥为主的施肥过程中,以速效肥料为主, 基肥为辅,采用根区撒施、沟施、穴施、淋水肥及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③ 科学配比,平衡施肥。

施肥应因时因地因势,保证作物所需营养的 比例能够平衡供给。④ 注意各养分间的化学反应和拮抗作用。

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与钙离 子反应,易生成难溶的磷酸钙,造成植物无法吸收,缺磷。⑤ 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肥料

不施不符合相应标准的无机肥料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肥上多了怎么补救,花肥施多了,有什么补救措施? 下一篇:氮磷钾复合肥怎么使用正确,如何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