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 04:49 作者:李先生
三七的施肥技术:1.基肥:每667m2撒施3000~4000kg混合有机肥,其中牛粪占30%~40%,草皮灰占60%~70%;磷肥25~30kg,用锄翻入畦内的6~10cm土层中,然后播种。
2.移栽:种子育苗,第二年休眠芽尚未萌动时移栽。移栽前的基肥施用方法与育苗时一样。
3.追肥:掌握“少量勤施”的原则。出苗初期在畦面上撒施草木灰2~3次,每次每667m225~50kg,以促进幼苗健壮,减少病害。
4~5月追施粪灰混合肥1次(牛粪占30%~40%,草皮灰占60%~70%),每667m2用量500~1000kg。6~8月追施混合肥2次,每次每667m21000~1500kg,混合肥比例同上,第二次每667m2另加磷肥25kg左右。
三七追肥多采用撒施。方法为:将混合肥打碎,在无露水的情况下,均匀撒在畦面上,再用小棍轻轻拔动叶子,再稍拔动盖草,肥料便落在土面上。
盆栽三七如何施肥(1)三七的施肥规律和营养特点:肥料的合理施用是三七栽培的关键技术,从三七需肥规律的中发现,三七对氮(N)、磷(P)、钾(K)三要素的吸收趋势,一、二、三年生三七均表现为K20>N>P05。
从三要素吸收比例来看,一年生和三年生N:P:K吸收比例约为2:1:3,二年生为3:1:4。三七是典型的喜钾植物,保证三七的正常生长科学合理地施肥以外,过多施肥并不可取。
(2)三七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吸收动态:三七全氮和全钾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变化比较复杂,一年生和二年生全氮含量10月份以前基本呈下降趋势,10月份以后有所回升。三年生则在8月份有个吸收高峰,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一年生全钾含量在一年中均呈下降趋势,二年生和三年生在4-6月份吸收钾较多,6月份以后二年生吸收量下降,三年生则变化不明显。各年生三七全磷含量变化趋势比较一致,4-6月份含量下降,8月份以后开始回升。
三要素吸收绝对量来分析,一年生三七8月初和10月初是两个吸肥高峰期,其N,K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肥量的73.29%和45.05%,P则以12月份吸收最多,占吸收总量的52.83%;二年生三七以开花期和结果期需肥最多,N,P,K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84%、63.14%和65.43%。由此可见,8月(开花期)至10月(结果期)应是三七最重要的需肥时期。
怎样种三七:三七种植与管理技术中药三七的种植与管理技术选地:三七多系家种,栽培土地宜选择向阳山坡。
土壤一般以沙质黑壤土为佳,灰土次之,红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
选地是引种三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选海拔700—1500米、东阳、坡度10—20度的山坡。
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区或丘陵平原地区,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叶片常出现早期脱落现象。经验证明,宜选阴凉通风,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阴的山坡为好。
搭棚:搭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木柱、木横梁结构的天棚,即用木条、竹条构成,棚高5.5—6尺。另一种是木柱铁线结构的天棚,即用铁丝代替横梁,柱距8尺左右,每亩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光照和温度。
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的高低而进行调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较弱,可以稀盖,一般透光度可为65%—75%,以后随光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盖稀些,南坡光强可盖密些。作畦:作畦一般需顺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间操作。
畦宽为1.8—2尺,畦高5—6寸,畦长可随地形而定,沟宽1尺,畦面呈鱼背形。作畦后,于畦面每亩施基肥30—50担,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草木灰30%。
若有磷肥(过磷酸钙、骨粉)再加30斤左右。基肥必须腐熟后施用,均匀撒布在畦面,与土壤充分混合。
选种播种:选三四年生三七所结的果实中成熟和饱满的种子,在冬季10—11月间,随采随播,播后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上面再盖草皮一层,促进其种子发芽。采用点播方式,行株距为3*2寸或3*3寸,每亩需种28—32万粒,覆土4—8分厚,稍压后再覆盖一层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剂消毒),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阴棚漏雨打烂畦面,影响幼苗生长。
覆盖厚度为0.3—0.5寸,覆盖畦面约80%。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俗称“籽条”)必须易地移植。
移植的新地须与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将苗床的“籽条”掘起,剪去茎叶,俗称“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盖本土寸许,按7*6寸或8*6寸行距开沟,沟深1—1.5寸,栽苗时,使苗与沟底呈20—30度角,边栽边盖土,厚度以不露出芽头为准,不宜太厚,再盖约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见土为原则。
调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对三七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透光度过小,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也少;透光度过大,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稍小为45%—50%,秋分后气温转凉,透光度可逐渐扩大为50%—60%。
除草追肥:不论一年或两年以上园地,必须做到见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则7—8次,约每隔1—2个月追肥一次,第一次约施草木灰150斤、草皮灰500斤,在出苗达70%时进行。
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叶时,每亩施混合肥200斤(牛骨粉30斤、过磷酸钙50斤,发酵后施用。)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200斤。
第四次在7月份,施绿肥(将绿肥切碎沤制发酵),将发酵好的绿肥均匀撒布畦面。冬季护理:主要是清除残叶,稀疏围篱(调整透光度为70%—80%),全面消毒一次(天棚、地面、围篱全面用0.2—0.3度石硫合剂消毒),目的是为了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和减少越冬病虫。
然后于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
三七施肥技术是怎样的(1)基肥三七栽种后,每亩用渣肥(火土灰、土杂肥) 1 500?2 000千克混合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千克,腐熟后盖窝,以不露出主根和须根为准。
(2)追肥 ①二年生三七追肥移栽成活后的三七,第一次追肥在 4 ~6月展叶期,在晴天的早晨待叶片露水干后进行,可采用三 七专用肥或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每亩拌细火土 1 500千克,或每亩 用尿素7千克,钙镁磷肥20千克,硫酸钾7。 5千克拌入灰渣肥 1 500千克施撒床面,施肥结束后用细竹棍或松树枝将叶面上 泥土全部清除,以防下雨或喷施农药后灼烧叶片。
第二次追肥在8 ~ 10月份的现蕾期,施肥必须在晴天,追 肥的方法和数量同第一次,必要时还需进行根外追肥。 (2)三年生三七的追肥第一次追肥在三七展叶期4 ~5 月,在人工浇水2 ~3天内进行,选择上午三七叶片露水干后进 行。
施肥种类和数量为每亩用三七专用脃或氮磷钾复合肥20 千克,拌细火土 2 500千克混匀后撒施于床面;或每亩用尿素8 千克,钙镁磷肥20千克,硫酸钾15千克拌细火土 1 500千克 混匀后撒施于床面。第二次追肥时间在7月中旬的三七现蕾期,每亩用尿素 12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硫酸钾25千克,拌细火土 1 500千 克混匀撒施。
三七栽培及管理选地:三七多系家种,栽培土地宜选择向阳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质黑壤土
为佳,灰土次之,红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选地是引种三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宜
选海拔700--1500米、东阳、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区或丘陵平原
地区,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叶片常出现早期脱落现象。经验证明,宜选阴凉通风,最
好西面有高山遮阴的山坡为好。
搭棚:搭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木柱、木横梁结构的天棚,即用木条、竹条构成,
棚高5.5--6尺。另一种是木柱铁线结构的天棚,即用铁丝代替横梁,柱距8尺左右,每
亩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光照和温度。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的高低而
进行调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较弱,可以稀盖,一般透光度可为65%--75%,
以后随光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盖稀些,南坡光强
可盖密些。
作畦:作畦一般需顺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间操作。畦宽为1.8--2尺,畦高5--
6寸,畦长可随地形而定,沟宽1尺,畦面呈鱼背形。作畦后,于畦面每亩施基肥30--50
担,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过磷酸钙、骨粉)再加30斤左右。
基肥必须腐熟后施用,均匀撒布在畦面,与土壤充分混合。
选种播种:选三四年生三七所结的果实中成熟和饱满的种子,在冬季10--11月间,
随采随播,播后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上面再盖草皮一层,促进其种子发芽。
采用点播方式,行株距为3x2寸或3x3寸,每亩需种28--32万粒,覆土4--8分厚,稍压后
再覆盖一层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剂消毒),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分蒸
发,又可防止阴棚漏而打烂畦面,影响幼苗生长。覆盖厚度为0.3--0.5寸,覆盖畦面
约80%。
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俗称“籽条”)必须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须与
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将苗床的“籽条”掘起,剪去茎叶,
俗称“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盖本土寸许,按7x6寸或8x6寸行株距开沟,
沟深1--1.5寸, 栽苗时,使苗与沟底成20--30度角,边栽边盖土,厚度以不露出芽头
为准,不宜太厚,再盖约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见土为原则。
调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对三七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透光度过小,植株细
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也少;透光度过大,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
象。一般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稍小为45%--50%,秋分后气温转凉,透光度
可逐渐扩大为50%--60%。
除草追肥:不论一年或两年以上园地,必须做到见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
多则7--8次,约每隔1--2个月追肥一次,在出苗达70%时进行。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叶时,每亩施混合肥200斤 。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第四次在7月份,施绿肥
(将绿肥切碎沤制发酵),将发酵好的绿肥均匀撒布畦面。
冬季护理:主要是清除残叶,稀疏围篱(调整透光度为70%--80%),全面消毒一次
(天棚、地面、围篱全面用0.2--0.3度石硫合剂消毒),目的是为了调整棚内温度、湿
度和减少越冬病虫。然后于畦面再撒混合肥。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