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用什么肥能让山药长粗,山药要怎么才能种的又粗又长

2023-12-27 03:03 作者:李先生  

山药要怎么才能种的又粗又长

一、选择栽培环境。

一般土壤均可栽培山药,但以黄沙土或棕色土最好。土壤太泡易死藤,所以应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田地。

二、选择前茬作物。种山药宜选择与种禾本科作物的田块接茬,以减少山药病害的发生。

三、如何给山药除草。锄草费工费时,一不小心就会锄断苗子。

实践证明,给山药锄草还易传染病害。锄草还易伤根,易引发枯萎病,造成减产。

正确的除草方法是“烧、盖”。“烧”就是在小麦收割后,在田面铺一层干草,在下风头点火,让火慢慢烧,这样不仅烧死了杂草,同时杂草烧死后的灰也等于给山药施了一次肥。

“盖”就是待山药苗出土后插枝条,再盖一层麦壳、油菜籽壳或茅草,这样就不会长草,也无须锄草。 四、让山药藤自己爬架。

麦收后,在麦茬行全部插上枝架,山药苗出土后,大部分藤会自己爬上架,少数藤不爬架,牵几次就行了,这样很省时间。 五、促使山药多长块茎。

种山药必须做到合理密植、整藤打杈,适时施肥,化学调控。合理密植以每667平方米(1亩)地栽1-1.2万棵为宜,棵数太少产量不高,密了藤多会造成疯长,产量也不会高。

整藤打杈每棵只留一根主蔓,侧蔓全部打掉。控制营养生长,增强通风透光条件。

适时施肥.就是山药开始转向生殖生长、开始长块茎时要重施肥。化学调控是指在山药刚长块茎且肥料施下后,立即喷洒膨大素溶液(用量应严格遵照使用说明),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

六、种植山药如何防病。一是采取窄畦深沟办法;畦宽1.2米,沟深30厘米,围沟、中沟各深50厘米,降低地下水,减少病菌滋生。

二是药剂预防,7-8月份若雨水多,天晴后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600倍液或其他杀菌类药喷雾防治2-3次。 七、种植山药如何防虫。

防治地下害虫主要采取水旱轮作办法。地上斜纹夜蛾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红蜘蛛可用15%哒螨灵2000倍液或其他杀螨类农药防治。但药液一定要将叶子正面反面全部喷到。

八、何时采挖销路好。到国庆节前就可采挖山药出售,可分批分期采挖。

山药采挖出售最佳时间是国庆节前、中秋节前和农历腊月,因这段时间人们的需求量大,销路好,售价高。要大量批发给菜贩子和自己出售相结合。

山药种植用什么肥料最科学

山药追肥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前期需肥较少。山药施肥,每生产1000公斤山药,需纯氮4.32公斤,五氧化二磷1.07公斤,氧化钾5.38公斤。所需氮、磷、钾的比例为4∶1∶5,不同生长期的需肥量和种类有所不同。

基肥:腐熟的鸡粪最好,豆饼100~150公斤,磷酸二铵75~100公斤,农用硫酸钾100公斤,尿素25公斤,或者每亩施用了芭田17-17-17复肥200斤。

追肥:苗期以氮肥为主,每亩施15公斤左右,在枝叶生长盛期,每亩施高氮、高钾芭田15-9-26复肥40斤,并可喷施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

扩展资料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无有积水黏土,而且疏松紧密品质好,但产量低,背风向阳的地栽培为宜,然后冬翻66厘米左右,施足基肥5000千克,深翻50~60厘米,春季浅耕15~20厘米。播前浇透底水,整地作畦,多数采用垄作,垄宽120厘米,两垄间的沟作排水、灌溉。

繁殖方法

主要是用芦头和珠芽繁殖。

芦头是山药收获时根茎的上端部分,是山药大田生产上惟一的繁殖材料,芦头多年连续使用容易引起退化,一般2~3年更新一次。

⑴芦头繁殖

10月份挖出根,选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芦头,16~20厘米长折下,于日光下略晒2~3天使伤口愈合,放在室内或室外挖坑,坑的深度及盖上厚度以使芦头不受冻为度。温度5℃左右为好。化冻后施足基肥,深翻26~33厘米,耕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垄,行距33~50厘米,株距16~20厘米,沟深16厘米,施腐熟的粪土和覆土,稍加镇压,栽后浇水。未出苗前用齿耙破除地表板结,保持畦面湿润,约15~20天出苗。

⑵珠芽繁殖

10月地上部黄了摘下珠芽(山药豆)放在室外用干沙贮藏,春天3月中、下旬取出,稍晒即可进行播种。行距20~26厘米,株距10厘米,沟深6厘米,栽2~3粒山药豆,覆土6厘米。半月后出苗,秋天挖出作种栽。

田间管理

苗高33厘米,搭支架,使蔓茎向上生长。5~8月份分次追肥,追稀粪和厩肥为主,结合浇水进行追肥,生长期注意适时浇水、排水。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山药

种山药多宽,用什么肥?行距多大?

山药的主要品种有薯蓣、参薯、褐色薯蓣、山薯、野山药、日本薯蓣,日本大和长予等。

【薯蓣】系缠绕草质藤本植物,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单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少为3片轮生;叶片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变异大,长3~9厘米,宽2~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花单性,雌雄异株,成细长穗状花序,雄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生于叶腋,偶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呈明显“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1~3个生于叶腋。蒴果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厘米,宽1.5~3厘米,外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其块茎肉质肥厚,略呈圆柱形,长可盈米,直径2~7厘米,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

【参薯】栽培品的块茎变异大,有长圆柱形、圆锥形、球形、扁圆形而重叠,或有各种分枝。圆锥形或球形的块茎通常外皮为褐色或紫黑色,断面白色带紫色。其茎

具4条狭翅,叶片绿色或带紫红色,卵形至卵圆形,顶端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叶柄绿色或带紫红色;雄花通常2至数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成圆锥花序。蒴果长1.5~2.5厘米,宽2.5~4.5厘米。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药材名淮山,又名理毛条、方山药。主产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其中福建、广东有大量栽培。

【褐色薯蓣】叶表面网脉明显,茎具有4~8条棱,茎、叶柄和叶片干时常呈红褐色。花期7月至翌年1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生长于海拔100~1950米的山坡、路旁、山谷杂木林中或灌木丛中。广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福建及浙江等地有分布。

【山薯】为块茎长圆柱形,干时外皮不脱落。叶片薯蓣干纸质,宽披针形,长椭圆状卵形。长4~14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变异大,近截形、圆形、浅心形、宽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时为戟形,两耳稍开展。有时重叠。蒴果三棱状扁圆形,长1.5~3厘米,宽2~4.5厘米,花期10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生长于海拔50~1150米的山坡、山凹、溪沟边或路旁的杂木林中。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筹地。

【野山药】又名戟叶薯蓣,叶片短三角状卵形,叶基深心耳形。叶缘常3浅裂至3深裂,质薄,叶腋无珠芽。主产宝岛台湾。

【日本薯蓣】叶片三角状披针形,长椭圆状狭三角形至长卵形,基部心形至箭形或戟形,有时近截形或圆形,叶缘无明显3裂,雄穗状花序通常2至数个或单个着生于叶腋。蒴果长1.5~2厘米,宽1.5~3厘米。花期5~10月,果期7~11月。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日本的山药需求量每年85吨左右。

淮山要施什么肥

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 山药在地温达到13℃以上时,才能发芽出苗。

以龙头作种,栽后先生芽后生根;零余子栽种,先生根后生芽。7月上旬至8月上旬,先后于叶腋间生有气生块茎。

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地下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霜降过后,茎叶枯萎,块根进入休眠期。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山药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喜温暖,也耐寒。凡向阳温暖的平原或丘陵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四川在海拔1 600米山地栽种,仍能正常生长并获得中等产量。由于山药是一种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

pH6.5~7.5的土壤均可种植。山药吸肥力强,需钾肥较多,一般不宜连作。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流畅、酸碱适当的砂质壤土为好。 山药块根人土较深,有的可达1米,故土地需要深耕。

冬季深耕地,翌年下种前施基肥,每公顷施厩肥、堆肥等75千克,再细翻土深约50厘米,然后耙平。南方因雨水较多,于栽种前开宽1.3米高畦,以利排水,北方雨水少,在栽种时每栽完4~5行之后,随即造成10~15厘米高的畦埂,以便灌水。

在北方亦有采用垄栽的。有人认为不同栽培方法对产量有影响,大面积栽培以开浅沟栽种比用打孔法栽种产量高。

2.繁殖方法 (1)龙头繁殖 龙头也有称为山药嘴子,是山药收获时根茎的上端部分,是山药大田生产上主要的繁植材料。每株山药每年只生成一个龙头,还有各种损耗,所以龙头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尤其是龙头在栽培中逐年变细变长,组织衰老,产量下降,不能再作为繁殖材料,需要用零余子繁殖的新龙头来更换。

(2)零余子繁殖 零余子的播种在4月进行。播前将经过贮藏的零余子进行粒选,选用肥大饱满形状整齐,没有伤害和干僵,外皮发白,内皮转绿的零余子。

按20~25厘米行距开沟条播,株距约7~10厘米,覆土约6厘米。田间管理如常。

长成的龙头可供次年春天栽种用。 零余子培育出的龙头在大田栽培中,第一年产量一般,第二年产量最高,以后又逐年下降。

因而到了第四、第五年,所有龙头都需要全部更新,也就是说零余子培育的龙头在生产上使用的年限常不超过5年。 3.田间管理 (1)搭架引蔓 山药茎长,纤细脆弱,易被风吹断,苗高20厘米左右,即应搭支架,引蔓缠绕向上生长,支架方式以"人"字形架较牢固,此法通风透光较好。

(2)追施三肥 山药上架前后,结合浅中耕浇施"壮苗肥",促使发根壮苗。山药藤蔓上半架后,在行间重施1次"旺长肥",促苗旺长;夏至前后,山药重施"长薯肥",每公顷37 500-45 000千克。

(3)合理排灌 北方一般前期干旱,苗期注意灌溉,7~8月进入雨季要及时排水。南方一般前期多雨,苗期应注意排水。

(4)整枝控苗 山药苗上架后,基部如出现侧枝,应及时摘去,以利于集中养分,增加块根产量。 4.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Gloeosporium pestis Massee) 为害茎叶。

6月中旬发生至收获期。常造成茎枯,落叶。

防治措施:清园,烧毁病残株,减少越冬菌源;种栽用1:1:150倍波尔多液浸泡4分钟,消灭病菌;生长期发病初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褐斑病(Cylyndrosporium dioscoreae Miyabe et lto.) 也叫叶斑病,为害叶片,7月下旬开始发病。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处理残株病叶;轮作;发病期可用58%瑞毒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锈病 为害叶片,6~8月发病,秋季严重。

可用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7天喷1次药,连续用药3~4次。 (4)根腐病 细菌性病害,为害二年生以上成株,5月开始发病,7、8月最盛,可采用轮作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或灌根。

(5)山药叶蜂(Senoclidea decorus Konow) 是一种为害山药的专食性害虫。可于害虫发生初期用1 000倍液90%敌百虫原药防治。

采收加工 栽种当年10月地上部分枯死时,即可收获。先将支柱连茎蔓一齐拔起,摇落蔓茎上的零余子,将落在地上的零余子收集。

从畦的一端开始,先挖深沟并依次细心挖出山药块茎根,严防挖断;还应注意保护龙头不受损伤。挖后,就地将作种用的龙头掰下,分别运回。

如雨水调顺,每公顷可收零余子3 750~7 500千克,鲜山药18 000~33 000千克。 块根运回后,应及时加工。

洗净块茎,泡在水中,用竹刀或玻璃片刮去外皮。刮皮后随即放人熏灶,用硫磺熏蒸,每100千克鲜山药用硫磺0.5千克,熏20~30小时,当块茎变软后,取出晒或炕烘至全干,即为毛条。

烘干温度以40~50℃为宜。南方6千克鲜山药可得1千克毛条;北方3~4千克鲜山药可得1千克毛条。

一般每公顷产毛条3000~3750千克,高产者可达5250~6000千克。

山药的种植方法

1、选种

要求种薯色泽鲜艳,顶芽饱满,块茎粗壮,瘤稀,根少,无病害,不腐烂,未受冻,重150克左右。用山药段子播种要求其直径在3厘米以上,长度为15~20厘米。

2、催芽

播种前15~20天,取出层积存放的山药段子,放在25~28℃的环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时可使用阳畦或小拱棚,阳畦或小拱棚要始终密闭保温。当山药幼芽从沙中露出时即可播种。

3、播期

播种时期要以终霜后为宜,山东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

4、播种

先用锄头沿标记行开沟,沟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将种薯水平摆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后浇水,水渗完后,先把湿土覆盖在种薯上,再覆盖一层干土,等水浸润透干土后,再用干土把种植沟覆平。

扩展资料:

山药栽培的注意事项

1、土壤要求:应选择地面平坦、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易于排水的地块,土壤以沙壤土、轻壤土、壤土最适宜。

2、品种及种苗选择:应选用健壮、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目前我县栽培较多的品种有棒药和小白嘴。做种山药应选择均匀、整齐、无病的块茎,而且需经4~5年换1次,以减少因连年种植品种退化现象的发生。

3、播种:以5厘米地温达到10℃为标准。我县一般在4月下旬。

4、施肥:鸡粪做底肥本来是利于山药生长的,但如果施用的鸡粪未完全腐熟,会在其腐熟过程中与山药争肥、争水,且造成地下害虫数量增加,反倒对山药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5、用药:切忌喷药时多加药少加水及盲目用药。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发病后确定是何种病虫害,然后对症开方。用药浓度要适宜,做到不同农药交替轮换使用。

山药七月份使什么肥使的少斤每亩

山药苗期和甩蔓期主要长枝叶,肥料以氮为主,现蕾后进入生长盛期,地下块茎开始膨大,需肥量较大,是施肥的关键时期,要氮磷钾配合施用。

一、基肥。选好田块,耕前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4000公斤、复合肥60公斤-80公斤作为基肥,然后将土壤耕翻30厘米,耙碎。

二、追肥。苗期以氮肥为主,每亩施10公斤-15公斤高氮钾型复合肥。7月上旬每亩施高氮钾型复合肥20公斤-25公斤,并喷施一次0.25%磷酸二氢钾。从7月下旬开始,可喷0.25%磷酸二氢钾2次-3次,8月上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30公斤。块茎充实期一般不采取土壤追肥,可喷施0.25%磷酸二氢钾一次,以延长藤蔓生长时间。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肥料会不会跟水流失,施混合肥料后下雨会不会肥料随水流走 下一篇:复合肥养花的用法用量,复合肥能用来浇花吗?怎么用?量是多少哦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