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 01:40 作者:李先生
目前,我国小麦的施肥现状,总体上是重氮、轻磷,施钾少,有机肥更少,微肥认识淡薄。因此施肥的原则是控氮、增磷(稳磷)、补钾、配微,重施有机肥。一般亩底施农家肥3方以上,60-70%的氮肥、磷肥、钾肥做底肥,可亩底施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15-18公斤,或普钙磷肥50-65公斤。缺锌地区或地块补施氯化钾10-15公斤,亩底施锌肥、锰肥1-2公斤。由于广大农民朋友科学施肥水平较低,加之肥料自身利用率低的原因,许多明智的复合肥(复混肥)厂家、公司,在提高化肥利用率方面悄悄着手,加入了春雨1号(复硝酚钠原粉),肥效显著提高30%以上(比对照约增加10-12个百分点),根深叶茂,穗大粒饱,小麦产量高,给小麦专用肥(配方肥料)带来神奇的高科技色彩。如响遍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沃力配方肥,所销售配方肥料2万吨以上,加入春雨1号则是秘密武器。因此被广大农民称为四高,(高品质、高价位、高效果、高信誉)配方肥。
小麦追肥,以尿素为主,起身拔节期8-12.5公斤。中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锌、春雨1号,有利于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3-8克。如,河南省南乐县李现坡2004年来信说,“我的麦种得偏晚,小麦年前稀三根。今年分蘖期、孕穗期我喷了两遍春雨1号,麦籽比往年饱得多,少说千粒重也得增加7克以上,打药的和未打药的相比,亩增产150公斤左右。我还用到了黄瓜上,春雨1号加菌无菌一喷,霜霉病就控制住了,多卖了半个多月的黄瓜。”
春天小麦什么时间施肥好?一、看麦苗发育
3月上旬是施用拔节肥的时间,此时施肥能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穗、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同时促进顶三叶的生长。拔节期,精播高产麦田的壮苗、偏旺苗,采用一般栽培法种植的壮苗和应用独秆栽培法种植的晚茬麦,均应在拔节期适时浇水,重施拔节肥。对叶色转淡,有脱肥趋势的麦田,要早施、重施拔节肥,并浇好拔节水。对叶色深绿、无落黄表现、叶片宽大披垂的麦田,要晚浇水,少施肥或不施肥。
已重施起身肥的麦田,应看麦苗变化情况酌情施用拔节肥。经过返青及起身期的促进,麦苗已转壮或偏旺的麦田,可只浇水不施肥,或晚浇水,少施肥;仍然表现缺肥而群体较大的麦田,可重施拔节肥;群体不够、穗数较少的麦田,特别是晚茬弱苗,要适当增加施肥量。拔节期一般每亩施标准氮肥25千克左右。保水保肥力强的麦田,可以适当早施;保水保肥力差的沙壤土,可适当晚施。
二、因地而异
前期施肥适中或偏少,麦苗无旺长趋势的麦田,施肥宜早而重,反之宜晚而轻;对高肥、高产麦田,或地力较好、前期施肥较多、群体较大而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起身水应晚浇或不浇,起身肥应晚施或不施。过旺苗还要采用镇压、深耘断根等措施进行控制;对采用独秆栽培法种植的晚茬麦,应于起身期控制肥水。起身期一般每亩施标准氮肥15~20千克左右。
三、看苗追施
冬前长势较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田,应早施、重施返青肥,一般在地表开始化冻时亩追碳铵2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同时追施过磷酸钙15千克左右。麦苗叶色嫩绿,叶片披垂,无脱肥现象,群体较大的麦田,一般不施氮肥或少施氮肥,可追施磷、钾肥料10~12千克;土壤肥力差,播种偏迟,苗相长势较差,单株分蘖少,群体数量小的麦田,应每亩追施尿素6~8千克,并配合追施过磷酸钙和氧化钾5~6千克。苗数较多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返青肥,推迟到起身期追肥。
四、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时期,选择的肥料品种和喷施浓度,要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养分状况和气候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抽穗到乳热期,如叶色发黄,脱肥早衰麦田,重点喷施氮肥,亩喷施1%~2%的尿素溶液或2%~4%的硫酸铵溶液50~60千克,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没有早衰现象的高产麦田,不用追施氮肥;有可能贪青晚热的麦田块,不要追施氮肥,应亩喷施0.2%~0.4%的磷钾源库溶液,均能获得一定的增产效果。
施氮肥较多的缺磷麦田,重点亩喷0.2%~0.3%的磷钾源库溶液50~60千克,能达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的效果。
五、气候及土壤墒情
一般在追肥时选择天气晴好的中午进行,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可将肥料撒施后立即灌水,也可随水施入;无灌溉条件的田块一定要用耧深施达5~8cm,施后立即耱麦,防治肥料挥发,阴雨时可在降雨前将肥料直接撒入麦田。
小麦的最佳施肥是什么季节小麦施肥每生产一百公斤小麦籽粒大约需要纯氮四公斤左右,磷1.5公斤左右,钾3.5公斤左右。
小麦最怕胎里廋,施足底肥很关键,所以在耕地时需要增施有机肥,土杂肥的同时需要撒施三个十五的复合肥或者小麦专用肥五十公斤。返青期根据小麦长势一般可追施尿素8-10公斤,苗旺不缺肥地块可不追施。
拔节期和孕穗期每亩追施尿素十五到二十公斤。后期叶面喷肥,在小麦后期可喷施0.5-2%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腐殖酸类,海藻酸类叶面肥,可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小麦高产怎样施肥,小麦施肥时间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肥。
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每公顷施尿素75~150千克或碳酸氢铵225~300千克。
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作备肥。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将1/2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12.5~225千克或碳酸氢铵375~600千克。
肥力低的地块,则将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55千克或碳酸氢铵450~750千克。在肥力低又无灌溉水条件的地块,通常将氮肥全部用作基肥。
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千克的麦田,应增施磷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50~750千克。
基肥,最好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用小麦的吸收。土壤速效钾低于50毫克/千克时,应增施钾肥,每公顷施氯化钾75~150千克。
盐碱地最好施硫酸钾,在土壤有效锌低于0.5毫克/千克时,可隔年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左右。 2.种肥 小麦播种时,还可以将少量化肥作种肥,以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均有良好作用。
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和晚播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种肥可用尿素每公顷30~45千克,或硫酸铵每公顷75千克左右和过磷酸钙75~150千克。
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播施。碳酸氢铵不宜作种肥。
3.追肥 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现分别叙述如下: 苗期追肥 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蘖初期,每公顷追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或少量的人粪尿。
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蘖,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麦。丘陵旱薄地和养分分解慢的泥田、湿田等低产土壤,早施苗肥效果好。
但是对于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越冬期追肥 也叫“腊肥”,南方和长江流域都有重施腊肥习惯。
腊肥是以施用半速效性和迟效性农家肥为主,对于三类苗应以施用速效性肥料为主,以促进长根分蘖,长成壮苗,促使三类苗迅速转化、升级。对于北方冬麦区,播种较晚、个体长势差、分蘖少的三类苗,分蘖初期没有追肥的,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对于施过苗肥的可以不施“腊肥”。
返青期追肥 对于肥力较差,基肥不足,播种迟,冬前分蘖少,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追或重追返青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225~30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应深施6厘米以上为宜。
对于基肥充足、冬前蘖壮蘖足的麦田一般不宜追返青肥。 拔节期追肥 拔节肥是在冬小麦分蘖高峰后施用,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
通常将拔节期麦苗生长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追肥和管理措施。过旺苗:叶形如猪耳朵,叶色黑绿,叶片肥宽柔软,向下披垂,分蘖很多,有郁蔽现象。
对这类苗不宜追施氮肥,且应控制浇水。壮苗:叶形如驴耳朵,叶较长而色青绿,叶尖微斜,分蘖适中。
对这类麦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225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75~150千克,氯化钾45~75千克,并配合浇水。弱苗:叶形如马耳朵,叶色黄绿,叶片狭小直立,分蘖很少,表现缺肥。
对这类麦苗应多施速效性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300~6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 孕穗期追肥 孕穗期主要是施氮肥,用量少。
一般每公顷施75~150千克硫酸酸铵或45~75千克尿素。 后期施肥 小麦抽穗以后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
这时小麦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减弱。因此,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
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喷施1%~2%浓度的尿素,每公顷喷溶液750升左右。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公顷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升。
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甘酸、氨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起到一定作用。
冬季小麦什么时候追肥最合适一、冬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划锄。冬小麦返青期、起身期不进行追肥浇水,及早进行划锄。二、冬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将一般生产中的返青期或起身期施肥浇水改为拔节期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施拔节肥、浇拔节水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品种、地力水平、墒情和麦苗情况而定。
1、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一般在拔节初期(基部第1节间伸出地面1.5—2厘米)追肥浇水。
2、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在地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群体适宜的麦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追肥浇水。
3、地力水平高、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期至后期(基部第1节间接近定长,旗叶露尖时)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左右。三、浇挑旗水或开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小麦挑旗期墒情较好,也可推迟至开花期浇水。
冬小麦应该追什么肥春季小麦追肥要瞻前顾后看苗施肥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
在看苗施肥上,农民朋友中都有一些能人,他们的经验值得介绍。其一河北望都的一位农民去年获得小麦亩产980斤的好收成。
他的追肥管理是针对小麦返青期的正常苗,就在小麦起身期追了一次氮肥,用的是一袋碳铵合每亩50公斤,在施用方法上,他听了专家的咨询意见,采用开沟施肥,复土掩埋结合耧麦并浇水的方法。其二,山东滨州的一位农民种的8亩早播麦,年前基肥中施氮肥偏多,年后旺苗有少部分死苗现象。
他在春季施了两次追肥,头一次是返青期施尿素8公斤/亩,结合耧麦,并扒开冻死的叶片加强土壤通气,同时少量浇水,促进年后生根分蘖。第二次追肥是在小麦长到倒二叶时期,施尿素12公斤/亩,并浇水。
其三,北京顺义区的一位农民,种的2亩晚播强筋品种的小麦,开春时为正常苗,在3月底起身期追尿素15公斤/亩,用的是畜力播肥,施入土中2寸深,复土后浇中水,到5月初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又追施尿素5公斤/亩,当年获得了产量较高品质较优的结果。 以上3个案例说明冬小麦的春季施肥很重要,但又不能一刀切。
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
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
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
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提示:春季是高产小麦追施氮肥的关键时期,按照瞻前顾后看苗施肥的原则;把握好麦田群体状态,控促适当,才能获得冬小麦高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