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姜大培土后肥水管理,大姜怎样进行肥水管理?有什么好的办法?

2023-12-27 01:22 作者:李先生  

大姜怎样进行肥水管理?有什么好的办法?

生姜适应能力强,各种土壤都能栽种,但以砂壤土生长最好,姜块光洁。生姜对以钾肥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较少。三要素当中对氮素反应最为敏感,缺氮时,则地上分支少,地下根茎细弱,可减产60%以上。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比率大致为1:0.4:1。栽种生姜,应该在冬前(11月上旬)深耕翻地,结合耕地,每667平方米土地撒施厩肥1000—2000千克、或碎草250—300千克。注意只翻不耙,以伐头越冬,集纳雨雪,增加冻土层厚度,改良土壤。春节后土壤开始化冻时,及时耙地保墒,提高地温,做到耙细耙匀。后结合整畦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圈肥3000-4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80千克、有机生物菌肥50千克。

生长期间还需追肥3-4次,苗期1—2次,茎叶与根茎生长盛期2—3次。苗期可追施少量速效氮肥。2--3股叉时补施有机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腐熟粪面500千克。6--8股叉时追施速效钾肥氮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硫酸钾20--30千克+尿素10—15千克,促使姜块迅速膨大,并防止后期缺肥而茎叶早衰。生长期还要结合喷药,叶面喷施600倍“天达—2116”,每10—15天一次,连续喷洒3—5次,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抗寒、耐干旱性能。生姜虽然耐旱,但喜欢土壤经常湿润,须时常灌溉。高温干热天气,需进行遮荫,灌水应在早晚进行,但田间不能积水,暴雨后要及时排水,以防姜块腐烂。

大姜怎样进行肥水管理?有什么好的办法?

生姜适应能力强,各种土壤都能栽种,但以砂壤土生长最好,姜块光洁。

生姜对以钾肥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较少。三要素当中对氮素反应最为敏感,缺氮时,则地上分支少,地下根茎细弱,可减产60%以上。

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比率大致为1:0.4:1。栽种生姜,应该在冬前(11月上旬)深耕翻地,结合耕地,每667平方米土地撒施厩肥1000—2000千克、或碎草250—300千克。

注意只翻不耙,以伐头越冬,集纳雨雪,增加冻土层厚度,改良土壤。春节后土壤开始化冻时,及时耙地保墒,提高地温,做到耙细耙匀。

后结合整畦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圈肥3000-4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80千克、有机生物菌肥50千克。 生长期间还需追肥3-4次,苗期1—2次,茎叶与根茎生长盛期2—3次。

苗期可追施少量速效氮肥。2--3股叉时补施有机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腐熟粪面500千克。

6--8股叉时追施速效钾肥氮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硫酸钾20--30千克+尿素10—15千克,促使姜块迅速膨大,并防止后期缺肥而茎叶早衰。生长期还要结合喷药,叶面喷施600倍“天达—2116”,每10—15天一次,连续喷洒3—5次,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抗寒、耐干旱性能。

生姜虽然耐旱,但喜欢土壤经常湿润,须时常灌溉。高温干热天气,需进行遮荫,灌水应在早晚进行,但田间不能积水,暴雨后要及时排水,以防姜块腐烂。

大姜后期要冲施什么化肥

钾肥

在大姜的整个生长过程当中,都离不开钾元素,尤其到了大姜的生长中后期,是需要钾肥的高峰期,钾肥供应充足合理,生姜的抗逆,抗病性能提升,茎秆粗壮,叶片肥厚浓绿,整体感觉,植株生长健壮。

在大姜的生产当中,微量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用量少,不需要每年都进行使用,因此在不少的地方都忽略了它的存在。

微量元素广泛分布在农家肥等有机肥当中,因此,对大姜增施充足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解决各种微量元素不足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扩展资料

大姜种植的注意事项

1、秋季正是大姜需肥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在生产上,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适时追施氮肥有助于增产。

2、大姜在前期生长有母姜为其提供养分,不必要进行追肥,生姜耐旱怕涝,花盆底部要有良好的排水孔,坚持少浇勤浇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钾肥

利用大棚栽培生姜时,怎么进行肥水管理?

大棚栽培浇水次数比露地减少,一般出苗前 不得浇水;出苗后浇一次透水,之后始终保持地面湿润。

撤除地 膜及棚膜后,生长量大,需水量多,一般应每4~6天浇一次水, 经常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收获前2~3天浇最后一 次水。

追肥适当较露地早。第一次提苗肥,在姜苗大部分开始出土、拆除地膜后,每亩用硫酸铵或复合肥5千克,兑清水或清粪水浇施。

第二次壮苗肥,姜苗达到3个以上分枝后,生姜吸肥量 迅速增加,可结合除草和培土,每亩用沼肥或腐熟农家肥800千 克兑适量清水,加腐熟的细碎饼肥、硫酸铵或复合肥施入。第三次壮姜肥,姜苗长至5~6个分枝,此时为根茎旺 盛生长期,需肥量大,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每亩施复合肥 20千克、硫酸钾5千克,兑清粪水,以促使姜块迅速膨 大。

5月份气温回升较快,生姜生长需水量较多,应经常保持土 壤湿润,出现旱情及时补充水分,以满足生姜对水分的需求。

大姜培土后怎么用滴灌

一、大培土的技术

都说“立秋前后大培土”,但是今年很多姜地相对较晚,那么大培土时期,大姜有哪些标志呢?经验丰富的姜农,都是看:

看分支5-6个;顺垄看,两行的姜叶子基本对稍。

那么怎样大培土呢,培土多厚呢?

1、培土厚度在5-6公分,盖到姜的根部,培土形状呈“饽饽顶”形,培严、培实。培土沟深和姜本的上面平,培沟深度一般在27公分左右,太深会伤到根系。

2、如果想要短胖姜,培土沟深和姜本的上面平;如果想要细长姜,增加培土厚度。大培土结束后,以后只要有露出的姜就及时培土。

3、大培土后,不要立即浇水,防止培土造成的伤口感染,要在培土2天后再配合“甲壳素冲施肥”小水浇一遍,修复根系,促进生根。

4、大培土7-10天后,再使用高钾大量元素,并适当补充钙镁微肥。

5、合理控旺:对于前期生长旺,徒长的生姜,建议合理控旺。可以使用唑类农药控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咪鲜胺等),防治部分叶片病害。也可使用生姜专用控旺药剂。

二、下部叶片叶缘干枯

这种情况多出现大培土以后的几天,表现症状:

一种情况,下部叶片边缘发白,褪色,后来叶片上出现黑色霉层;

另一种情况,新叶发黄,原因是近期降雨,根系吸收中微量元素受阻所致。

大姜培土后叶片更黄了,这两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下部叶片发黄一般是氮磷钾肥料使用过量导致的。培土后氮肥挥发,加上田间小环境温度过高,叶片受肥害所致。

有的姜农肥料使用不当也出现了上面的情况,比如:

1、施肥离根系太近。

2、使用氮肥过高的肥料

新叶发黄一部分是培土后生姜毛细根受损,吸收营养出现问题所致。建议:

1、培土前使用高钾复合肥每亩地不超过25公斤。

2、培土后不要立即浇水,2天后小水浇一遍。配合小水,一定要使用修复、生根根碧多冲施”。,能促进大姜生根,修复根伤口,并促进毛细根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三、预防姜瘟病、烂脖子病

姜瘟、烂脖子病,是靠泥土、雨水传播性很强的病害,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可导致绝产。

前段时间,生姜姜瘟病、烂脖子病高发,近期病害虽然得到控制了,但是8-10月,北方多雨,北方产区即将进入姜瘟病、烂脖子病的高发期,所以,我们的防治还是一点也不能松懈。

大姜种植栽培中生姜种植后如何进行管理

1、补苗、中耕除草出苗后发现缺苗的应及时用继续催芽的姜种补;后应进行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

以后每隔20。进行第二和第三次中耕除草,锄土可深至6-7厘米。

如遇大雨后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2、追肥姜是耐肥植物,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应进行多次追肥。

最好在姜的生长前期即立秋前分期施下。第一次在苗出齐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

第二次在立夏之后,在株间开穴,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第三次在芒种后,于株侧开穴,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

第四次在立秋前,在植株另一侧开穴,每亩先施花生麸100公斤,后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施后培土于植株周围,厚约5厘米左右,以利根茎生长。避免根茎长出地面,但培土不宜过厚。

如果姜苗长得较差,则可增施一次追肥,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公斤。3、排灌出苗之前,畦土表面宜保持干燥状态,以提高土温,利于出苗。

出苗后的整个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到天旱,则在傍晚浇水。在雨季,大雨过后,地内积水时,应及时疏沟排水,避免积水淹没根茎,影响生长或导致病害发生。

4、搭棚遮荫生姜不耐高温,忌阳光直射,稍喜阴,因此,没有遮荫物时,宜在出土后及时搭棚,棚高1.5米左右,棚上盖草,使田面呈现花影为宜。不宜间种作物,避免影响产量。

生姜栽培的田间管理应怎样追肥浇水

追肥应本着“轻施促苗肥,重施分枝肥,补施秋肥”的原则进行。

一般于6月上 中旬结合浇水,亩顺水冲施尿素25千克,以促进姜苗生长。7月上中旬揭去地膜,亩 追施用三元复合肥50千克。

9月上旬可根据姜苗长势,适量追施钾肥氮肥,一般亩 追施硫酸钾20 ~ 30千克,尿素10 ~ 15千克,并对地上部进行叶面追肥,每7 ~ 10天喷 一次,连喷3 ~4次,以促进姜块膨大。浇水,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在播种前浇透底 水的基础上,一般在出苗前不再进行浇水。

待生姜有的出苗后,依据天气、土壤 质地及土壤水分状况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第一水若较得过晚,姜苗会受旱,芽 头易干枯。

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好,不要在中午浇水。同时,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立秋 前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此期一般每4 ~5天浇一水,始终保持土壤的 湿润状态。收获前3 ~4天停止浇水。

种植大姜怎么施肥好

经过多位网友的总结,每生产1000kg鲜姜大概需要氮6.3kg,磷1.3kg,钾11.2kg,说了施肥是提高生姜产量的首要方法,因此种地网整理了生姜的施肥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参考。

生姜的施肥原则:

因为重型姜在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但生姜长到三股权期以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分杈数量增加,叶面积迅速扩大,根茎生长旺盛,因而需肥量迅速增加。

生姜的基肥

生姜的基肥可以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3000-4000kg、或优质圈肥4000-5000kg,纯硫基复合肥50kg,硫酸锌1-2kg,硼砂1kg。

生姜的追肥:

1、生姜壮苗肥:于6月中上旬幼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浇水冲施二次肥,间隔10-15天,每次每亩冲施高氮复合肥15-20kg。

2、生姜拔节肥:又称转折肥(立秋前后),三股杈阶段,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70-80kg。

3、生姜的根外施肥:在块茎膨大期进行,9月中旬植株出现6-8个分杈时,每亩冲施高氮钾复合肥50kg左右,分两次施用间隔15天左右。

种植生姜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

生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三大元素以外,还吸收钙,镁,锌,硼等其他的中微量元素。生姜在整个生长期中,钾元素是生姜吸收的最多的,其次是氮元素,在就是其他的中微量元素钙,镁,锌,硼。

钙元素主要分布在侧枝和侧枝叶中,根茎次之,主茎和主茎叶分布较少。镁主要分布在根茎中,侧枝和侧枝叶中镁元素含量也较多,主茎和主茎叶中分布较少。

生姜对锌元素的吸收是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吸收锌元素的数量也逐步增加。锌元素在生姜的整个生长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姜对硼元素的吸收与锌元素的吸收大致相同,随着植株的生长吸收硼的数量逐步增加,根茎迅速膨大时期的吸收量,占整个生长期硼吸收利用率的66%左右。

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在缺锌缺硼姜田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2kg硫酸锌、硼砂0.5-1kg,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混合,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可用0.05%-0.1%硼砂每亩50-70升,分别于幼苗期、发棵期,根茎膨大期喷施三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复合肥烧根怎么补救,肥料施多了,发生烧苗现象怎么办 下一篇:雨天施肥注意事项,复合肥下雨天撒在土面上有用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