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6 17:40 作者:李先生
(1)整地施肥,适时栽种:种姜应在头年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选留。收获后选择肥壮、**肥圆、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伤害的姜块贮藏。播种前应先催芽。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如山东大姜、莱芜片姜、安徽铜陵生姜、陕西城固黄姜、广州肉姜、长沙红瓜姜等。 姜根系细弱分布浅,怕旱、怕涝、忌连作,应选择3~4年以上未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必须施足基肥。最好在冬前深翻风化土壤,翌年春耙细耙平。结合翻地,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或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公顷,增施草木灰2250千克/公顷。在南方冬季可种植紫云英绿肥,第二年春季翻压作基肥,配合施用三元复合肥1500千克 /公顷。一般采用平畦播种或开沟播种。如果肥料不足,可在播种沟内施肥。 (2)巧施追肥:生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发芽期主要靠种姜养分生长,不需追肥。幼苗期生长时间较长,需肥量虽不多,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应追施一次壮苗肥,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5000千克/公顷或尿素 150千克/公顷。立秋前后,姜苗处在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追施“转折肥”,可结合拔除姜的遮阳物施腐熟的有机肥 45000千克/公顷或腐熟的豆饼1050~1200千克/公顷,并配施三元复合肥225~300千克/公顷。 在北方9月上旬姜的根茎正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施一次补充肥,施复合肥450千克/公顷。在立秋以后,结合浇水施肥和拔草,应及时培土2~3次。 根据收获产品用途,适时采收。
种生姜用什么肥料最好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很多,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通过配方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施足基肥:生姜根系细弱、分布浅,重施基肥是高产的关键。整地前每亩撒施优质腐熟鸡粪2500~5000千克,施肥后翻耕。
二、适施追肥:生姜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需求合理施肥。第一次轻施“壮苗肥”。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但生长期长,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可随浇水进行,喷施新高脂膜在植株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三、第二次重施“开叉肥”(或称“分枝肥”、“转折肥”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时期,对肥水需求量增大,应结合姜田除草进行追肥,喷施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壮。
四、天气干旱时每10天左右灌水1次,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暴雨后要立即排涝,使畦沟畅通。生姜喜阴凉湿润,不耐高温强光,天气炎热时要搭棚遮阴,8月上中旬要把姜株的顶心打掉,每隔7~8天打1次,连续打2~3次;8月下旬生姜枝叶已经繁茂,这时可以把姜棚撤除。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能带潮湿泥土,有利于储藏。通常于10月中下旬初霜到来之前收获。
钾肥。
在大姜的整个生长过程当中,都离不开钾元素,尤其到了大姜的生长中后期,是需要钾肥的高峰期,钾肥供应充足合理,生姜的抗逆,抗病性能提升,茎秆粗壮,叶片肥厚浓绿,整体感觉,植株生长健壮。
在大姜的生产当中,微量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用量少,不需要每年都进行使用,因此在不少的地方都忽略了它的存在。
微量元素广泛分布在农家肥等有机肥当中,因此,对大姜增施充足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解决各种微量元素不足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扩展资料
大姜种植的注意事项
1、秋季正是大姜需肥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在生产上,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适时追施氮肥有助于增产。
2、大姜在前期生长有母姜为其提供养分,不必要进行追肥,生姜耐旱怕涝,花盆底部要有良好的排水孔,坚持少浇勤浇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钾肥
重型姜在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但生姜长到三股权期以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分杈数量增加,叶面积迅速扩大,根茎生长旺盛,因而需肥量迅速增加。
施肥的话推荐 帝益肥!
从养分结构看,帝益肥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硅肥、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质发酵剂、氨基酸等多种养分;而传统肥料为了节省成本或是技术达不到,则只有氮磷钾一些单一元素。
从实用功能看,帝益肥满足作物全生育期主要养分(氮 磷 钾),同时,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防病抗旱,均衡生长,肥效快速持久,作物早生快发,从而达到全面增产丰收;而传统肥料只能满足单一的氮磷钾需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