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瓠瓜病毒病

2023-12-26 06:33 作者:李先生  

花叶型:为系统侵染,病毒可以到达除生长点以外的任何部位。新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状,病叶小且皱缩,叶片变厚,严重时叶片反卷;茎。

花叶型:为系统侵染,病毒可以到达除生长点以外的任何部位。新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状,病叶小且皱缩,叶片变厚,严重时叶片反卷;茎部节间缩短,茎畸形,严重时病株叶片枯萎。

绿斑驳型:新叶产生黄色小斑点,后变为淡黄色斑纹,绿色部分呈凹凸不平的瘤状隆起,叶片变小,引起植株矮化,叶片斑驳扭曲(图9—22)。果实发病后出现凹凸不平的瘤状物(图9—23)。

【发生规律】

黄瓜花叶病毒病种子不带毒,桃蚜、棉蚜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每当春季发芽后,开始活动或迁飞,成为传播此病主要媒介;汁液摩擦也可传毒。发病适温20—25℃,气温高于25℃多表现隐症。环境条件与瓜类病毒病发生关系密切,在高温、干旱、光照强的条件下,蚜虫发生严重,也有利于病毒的繁殖,且降低了植株的抗病能力,所以发病严重。此外,在杂草多、附近有发病作物、气温高、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蚜虫多时发病亦重。黄瓜绿斑驳型病毒种子可以带毒,也可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通过风雨、农事操作等进行多次再侵染,蚜虫不传毒。暴风雨、植株相互碰撞、枝叶摩擦或中耕时造成伤根都容易引起病毒的侵染,田间或温室温度高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清除杂草,彻底杀灭白粉虱和蚜虫。在进行嫁接、打杈、绑蔓、掐卷须等田间作业时,尽量减少健病株接触,中耕时减少伤根。农事操作中,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农具,应用肥皂水冲洗,注意防止病毒传染。经常检查,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消毁。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湿度。

种子处理。把种子在70℃恒温下处理72小时,以钝化病毒病;也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0分钟后用清水洗后浸种催芽,也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用清水冲洗2—3次后晾干备用或在用清水浸种后催芽播种。

防治蚜虫可采用以下杀虫剂进行防治: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高氯·噻嗪酮乳油1500—2000倍液;10%吡丙·吡虫啉悬浮剂1500—3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对水喷雾。

田间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4%嘧肽霉素水剂200—300倍液;2.1%烷醇·硫酸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1.5%硫铜·烷基·烷醇水乳剂1000倍液;3.95%三氮唑核苷·铜·烷醇·锌水剂500?800倍液;25%吗胍·硫酸锌可溶性粉剂500—700倍液;31%氮苷·吗啉胍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瓠瓜白粉病 下一篇:瓠瓜二十八星瓢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